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歌唱类教学的策略研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教研记录
发布时间:2016-06-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君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蒋冬霞  组员:蒋冬霞  高君  丛雪  屠心文  吴建英  陆馨秋  周卉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6.2.25

 地点:虹景小学

参加对象:全体音乐组成员

主持人

金燕南

缺席人员及原因

 

活动内容:

常州市课程与教材培训

 

一、 本学期工作

年会论文评选

二、 课程与教材培训

1. 课程

什么事学科关键能力:听力、技能

2. 评价

技能以合作表现为主,如齐唱、合唱

音乐学科的合作具体表现为音乐表现合作,歌唱时二度创作,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表现。

音乐欣赏是二度创作,一度为作曲家,二度为指挥,三度创作时听众。每个人的听觉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向导创作就是小组合作,不要只学其他学科外显的形式,我们要考核技能也是以合作的小组方式来进行,考试也不一定全部放在期末,可以分解到教学过程中去。

三、国培 周蓓

四、方建新 教学预设

        是你对教材对学生的预期教学结果,一定要搞清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学预设:课题     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行为的主体式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活动记录:高君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蒋冬霞  组员:蒋冬霞  高君  丛雪  屠心文  吴建英  陆馨秋  周卉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6.2.25

 地点:教研室

参加对象:全体音乐组成员

主持人

金燕南

缺席人员及原因

 

活动内容:

期初教材分析(天宁区)

 

 

 

 

一、 艺术节

1. 舞蹈比赛

2. 器乐比赛

二、 期末检测结果

1. 要从模唱过渡到听唱

要从检测反推自己的课堂教学,学科关键能力:听的能力(欣赏即感受能力);唱、奏的能力(音乐表现能力)。能让学生有合唱的能力,就是音乐教师要交给孩子的能力

2. 学科关键能力

熟识课标对各年段能力的要求,以此指导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课堂转型,逐步细化解构音乐表现的组成,注重歌唱。

 

 

 

 

 

 

 

活动记录:高君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蒋冬霞  组员:蒋冬霞    高君  丛雪  屠心文  吴建英  陆馨秋    周卉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6.3.1

 地点:常州市二实小

参加对象:全体音乐组成员

主持人

高君

缺席人员及原因

 

活动内容:

制定教研计划

2月份:

1. 教研组制定、交流工作计划

2. 参加市、区教材分析

3. 俱乐部开课

4. 撰写个人三年规划

3月份:

1. 区岗位技能研训(一)

2. 区联校教研活动(一)——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建构措施之低年级歌唱能力梯度梳理(紫云校区周卉、屠心文)

3. 市舞蹈、器乐比赛工作研讨、学生选拔

4月份:

1. 区岗位技能研训(二)

2. 区联校教研活动(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建构措施之低年级歌唱能力梯度梳理(朝二)

3. 市舞蹈比赛排练

4. 市器乐比赛分组乐器排练

5月份:

1. 区岗位技能研训(三)

2. 区教联校研活动(三)——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建构措施之中年级合唱能力的初步培养(二实小刘达文)

3. 参加区、市舞蹈比赛

4. 市器乐比赛合排

5. “六一”演出排练

6月份:

1. 参加区岗位技能研训(四)

2. 区教联校研活动(四)——音乐感受能力的核心组成研讨(红梅)

3. 联盟校成立五周年“六一”汇演

4. 社团活动成果汇报

5. 学生学业成绩评定

6. 区班级合唱水平现场抽样检测

7. 撰写完成各项总结。

 

 

活动记录:高君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蒋冬霞  组员:蒋冬霞    高君  丛雪    吴建英  陆馨秋    周卉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6.3.9

 地点:常州市二实小

参加对象:二实小联校教研组成员

主持人

高君

缺席人员及原因

 

活动内容:

二实小联校教研活动(一)

一、 教学过程(略)

二、 屠心文、周卉说课(略)

三、评课

高君:屠老师的这课整体环节流畅,教唱扎实,活动丰富。紧紧围绕歌曲风格特点展开一系列的听唱活动,值得肯定。倘若学唱部分能再精简些,很多小环节点可整合成一个大步骤,这样的话课堂推进就更有序有效,不会显得琐碎。周老师的这课,教唱扎实,指导及时,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整体效果好。整个教唱环节可再简洁些,推进再快速些。此外,此歌可诵读,节拍重音渐强可在诵读时解决,这样教唱即可更快速有效。

丛雪:屠老师的课能抓住重难点,却没有有效解决,教唱过程碎、绕,还需整合。如 5 3 1 ,拍手可在唱谱时进行,感受音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太少,只完整听过一遍,唱得太少,跟钢琴都没有完整唱过,一直在跟伴奏加动作,所以学生最后不会唱。周老师课的设计合理有效,老师教唱有序细致,教唱过程过于细化导致拓展没能正常展开。

蒋栋霞:两节课的亮点为:1、表现能力之唱,两位老师都能指导学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如:连、断、重音等。2、表现能力之识谱,能从低年级渗透识谱教学,建音高概念,唱谱唱名与音高的联系。3、表现能力之肢体,用肢体参与感受音乐情绪与风格。思考两点:1、学生自主能力表现较弱,教师导语太多。2、环节走的太细推进感可以再慢一些。

王华伟:《乃哟乃》这堂课教师能充分利用已学到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充分表现歌曲内在的情绪,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在指导歌曲演唱中很细致地关注学生的演唱声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法国号》这堂课中老师不断地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感觉,学生无论在摸唱歌谱、歌词中都带着三拍子的感觉,充分体现了学生音乐能力的表现。

活动记录:高君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蒋冬霞  组员:蒋冬霞    高君  丛雪  屠心文  吴建英  陆馨秋    周卉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6.4.6

 地点:朝二

参加对象:二实小联校教研组成员

主持人

屠隽

缺席人员及原因

 

活动内容:

二实小联校教研活动(二)

三、 教学过程(略)

四、 徐恋、徐瑶说课(略)

顾艳: 两位老师的上课、教书都非常好,教学设计的连接也非常顺畅。徐瑶老师的课堂非常关注学生音准的协调,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引导下、柯尔文手势带动下,慢慢的不费力气的就控制好了音准。当然由于新老师的缘故,徐老师在教师用语上还要再精炼些,在音乐活动的设计上要考虑学生掌握之后是否可以有能力上的递增。

徐恋老师教学环节层层紧扣,教学内容与设计非常丰富。对于学生的常规把控也非常到位,学生的声音集中明亮。如果教师对学生能力评价更多一些有实质的评价用语的话,整个课堂感觉更好!

 

蒋冬霞:能关注音乐学科关键培养:

1.音准   徐瑶:音列高低手势的演唱

徐恋:四句“阿里里”音高听辨及演唱

2. 解决歌唱中高位置、熟悉歌词对应的节奏

3.唱谱    关注从低年级开始进行唱谱铺垫

徐瑶:1.歌唱过程过于凌乱

2.歌曲的趣味表现不够,过于理性

徐恋:演唱和表演速度是否可以有所区别

 

刘达文: 徐瑶:

1. 上课教态自然,PPT制作精美。

2. 伴奏还可以推敲下,有点混,再轻快些。

3. 学唱的过程有点乱,开头的闯关可以直接唱谱,唱了次学生再回过去有点想不起来。

4. 钢琴唱和伴奏唱要衔接好,可以让学生尝试加速唱再跟伴奏唱。

5. 打击乐器的加入第一种伴奏型比较好,第二种不太合适。

6. 诵读音注意,再夸张些。

徐恋:

1. 上课环节不流畅,注意学生声音的指导,上课环节紧凑。

2. 钢琴唱再到伴奏唱要注意速度的衔接。

 

周卉: 徐瑶:

       整节课以神秘城堡闯关为线索,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不积极性。每一轮的闯关都跟歌曲有关和旋律、歌谱、歌词、节奏、设计有效,清晰流畅。

    徐恋教学过程,有效,清晰自然。内容丰富。特别喜欢教师设计的动作、伴奏以及最后的篝火舞,氛围营运的很好,让学生了解了黎族的名族风格。

思考:1第一节课教师的设计是否可以有些调整;

      2第二节课最后的融合难度还是很大的,是否可以老师唱学生伴奏,在交换。

 

莫宇红:

徐瑶:整节课环节清晰利用闯关游戏一下把学生带入课堂,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唱过程中建议教师把问题前置,提问后再欣赏。学唱歌曲第一遍时间一直谈右手旋律,两段歌同学唱完需要听琴完整演唱后再听伴奏演唱,这样会减少跟不上伴奏,跑调的情况。

徐恋:歌曲教唱环节条理清晰,不管是学唱歌清还是学唱歌词,速度都是由慢到快,让学生容易接受,对于乐曲情绪时把推也很到位。建议也是学唱歌曲后不要着急与跟伴奏演唱,学生对于乐曲还没有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所以会出现跑音的现象。

 

张宗慧:

徐瑶:《夏日的雷雨》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徐老师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紧扣歌曲内容,逐步教会学生唱会歌曲并解决难点。

1用沙球和鼓声模仿雷声和雨声,设计的很巧妙。

2学生能力已经可以唱好这首歌曲了,在教唱的过程有点绕。

3每个技能点都能讲到。

4增加趣味性、

5能力递增。

徐恋:《黎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充满名族特色的歌曲,徐老师在充分了解黎族音乐特色后,设计了许多活动环节。

    1学生能力很好,所以在学生唱完歌后设计更多的活动,提高学生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屠心文: 

徐瑶:《夏日的雷雨》

1课堂的情境性做的很好,能够在每一个过程中,激发孩子投入课堂。

2教唱环节很细致,但是可以更高效一点,在唱完谱后可以直接唱。

3对于第一第二句开头的音高指导很有效。

徐恋:1可同内容丰富,老师语言生动,活泼。

2学生的声音习惯很好都能用不含较高位置的声音来演唱。

3二声部的设计,很有民族特点。

4歌曲演唱的知道在有效一点。

 

高君:

徐瑶:1《夏日的雷雨》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旋律构成的音符展开,音乐性强,教唱环节的流程需要再理理,每边学唱的要求及指向要不同,避免单一的重复。

2《黎家娃娃真幸福》整体流动推进有序,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非常好。

在歌曲教唱上,音准在把握些,唱的会更好。

 

陆馨秋: 徐瑶用请同学们去城堡做客,这个非常吸引人,导入循序渐进。对于歌曲谱子的把握分析较细,但好像难点乐句没有抓住。所以学生在后面容易找不到第二乐句的调。学会完整演唱后应该再合钢琴伴奏。

徐恋老师一黎族为导入进入授课,每一遍都有要求,会唱后可以直接放范唱进行表演。诵读时第二个“阿里里”是否可以往下读呢?对于学生的评价在详细点。

 

 

活动记录:高君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蒋冬霞  组员:蒋冬霞    高君  丛雪  李静  吴建英  陆馨秋  周卉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6.5.4

 地点:常州市二实小

参加对象:全体联校组成员

主持人

高君

缺席人员及原因

 

活动内容:

联校教研活动(三)

一、周卉、刘达文上课(过程略)

二、评课:

1、两节课的课件都制作非常唯美,精细化。

2、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3、两位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授歌环节反复逐句的去纠正学生们的发音和音色,最后两个班呈现的声音非常的和谐、整齐。

个别:

周卉:张老师过程紧凑,环节有序,教唱过程细致到位。

刘老师设计合理有效,整个过程自然流畅。

高君:第一课紧紧围绕京剧元素,对歌曲的风格特点的把握比较到位,但歌曲难点重点的突破,再需更有效些,比如对词及第二声部的加入一边单纯的轮唱。

     第二课教学流程清晰有序,但是课堂氛围严谨,音乐性及风格特点体现不足,歌曲情绪展现还需加强。

金岚:第一课课堂教学流畅内容丰富,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歌唱,技能方面的培养,特别是二声部的指导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指导非常有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力更强一些学生演唱时表现力将会更出色。

    第二课,教师教态亲切组织教学有序能突出教学重点,课堂上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关注学生的声音,表现力等等,教学环节的形式太单一没环节的指导应再细致一些,应设计一些丰富的形式,去更好的表现歌曲。

金岚:第一课课堂教学流畅内容丰富,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歌唱,技能方面的培养,特别是二声部的指导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指导非常有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力更强一些学生演唱时表现力将会更出色。

    第二课,教师教态亲切组织教学有序能突出教学重点,课堂上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关注学生的声音,表现力等等,教学环节的形式太单一没环节的指导应再细致一些,应设计一些丰富的形式,去更好的表现歌曲。

吴建英:两课对歌唱教学细致,活动设置多。

1.第一首歌词绕,最难的一句拿掉,降了些难度。

2.第二首设计活动有些打击乐器,可用可不用。唱歌要唱准。

3.年轻老师环节与环节中过度较生硬,最后要总结。

王华伟:两位老师的教态都十分的亲切,能抓住重点难点进行展开,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都十分关注,特别是张老师对两声部的教学很有方法,学生的声音控制很到位。另外刘老师的课对音乐风格的把握,拓展部分都做得较细致。

陆馨秋:张老师由京剧的旦角引入到对京剧的描述以及京剧演奏的所有伴奏的乐器,引入京剧的伴奏衬词。在歌唱时注重学生京剧的韵味,对于两声部的培养也非常得法。刘老师整堂课比较仓促,抓的面比较多,就像蜻蜓点水一般,在问生旋律有什么规律时,应该边唱边问,可能生看的更清楚,应该把歌唱的更好一些,为下一步做过渡。

丛雪:第一课歌曲本身有难度,轮唱是重点,但轮唱得在熟悉歌曲旋律,歌词的情况下练习,所以学生的轮唱没有唱好。刘老师整堂课比较仓促,抓的面比较多,就像蜻蜓点水一般,在问生旋律有什么规律时,应该边唱边问,可能生看的更清楚,应该把歌唱的更好一些,为下一步做过渡。

丛雪:第一课歌曲本身有难度,轮唱是重点,但轮唱得在熟悉歌曲旋律,歌词的情况下练习,所以学生的轮唱没有唱好。

      第二课的环节设计合理,层次递进分明,但过于走流程,环节开展不充分。

张宗慧:《隆里格隆》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京剧韵味的戏歌,模仿戏曲文场伴奏音乐的。所以我从这个点入手,整堂课都在强调,带着韵味去演唱,包括后面模仿胡琴拉奏的音色。这首歌我认为中重要的一句就是第一句隆里格隆,所以在这一句上面我花的时间比较多,不过到了轮唱还是出现了学生不太敢唱的问题,我在原曲上,做了一些改动,试上的时候,原谱的第二段谱子学生老师唱不好,好歌词,要进去,所以我就用了,简单的曲调,简化一些。

蒋冬霞:两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有进步,张宗慧对歌曲教学特别是两声部合唱教学步骤清晰,循序渐进,展示了较为扎实的教唱过程。刘达文为第三次重建比之前两节课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关注歌曲情绪对歌唱的意义,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增加了学唱的乐趣。《跳吧,跳吧》设计了很多活动,但教师要思考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要达成什么目的?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环节推动较为生硬,没有过渡。

徐恋:第一课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一步步带领学生学习感受双声部,教学较扎实。学生素质较高,但教师的指导需要再深入细致一点,对声音的指导再做一些设计。拓展欣赏可改为观看伴奏乐器。

    第二课歌上的十分仓促,在一开始进入拍手节奏时,教师没有及时指出最后乐句与之前乐句的不同,导致最后呈现是孩子的不自信。在使用打击乐器时要说请要求。教学目标不清晰,到底是动好还是唱好?教学环节都是一带而过。

徐丽丹:第一课在教学中把握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学生感到了戏歌的情绪和风格,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两声部的合唱更是效果好。

    第二课环节设计得清晰合理,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跳唱,伴奏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教唱环节也比较清晰,突出了歌曲的重难点,但教师在整体教学中环节过渡太快,尤其是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学生有点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内容形式还可以再抓得扎实些,不应过多。

周祎:第二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斯洛伐克民间舞蹈的特性,发现歌曲的切分音,表现打击乐器,学几个舞蹈动作,来体验乐曲风格及情绪,歌曲的切分音处学生唱的,稍有点生硬,可以再花多点时间把歌曲再唱好一些,在打击乐器跟着音乐学几个民间舞蹈动作,为活动而活动显得很仓促,可把歌曲深度再唱的好一点。

莫宇红:第一课能围绕自己设定的课题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出,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教师注重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

    第二课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唱、动、舞相结合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展现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课堂教学环节顺畅,衔接巧妙自如。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屠隽:第一课学生素质高素养好教师叫太亲切环节设计合理,建议表演欣赏可换成有声部的京剧乐器伴奏组合,第一段学唱时建议唱唱歌谱旋律重复的地方,找重复的音,第二段多唱唱,英语的指导还要深入细致些。

第二课老师素质好歌曲伴奏到位,这节课感觉很赶,很多地方可以再指导细致些,一、拍手时切分节奏,最后一小节不同节奏处理,二、重音,附点节奏处可以比较让学生感受,而且老师一直在唱一直在强调,三,最后的歌表演,加入打击乐器之前应该跟一遍伴奏,歌曲的处理可以丰富变化速度或角色唱。

 

 

 

 

 

 

 

 

 

 

 

 

 

 

 

 

 

 

 

 

 

 

活动记录:高君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蒋冬霞  组员:蒋冬霞  高君  丛雪  屠心文  吴建英  陆馨秋  周卉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6.6.15

 地点: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

参加对象:全体联校组成员、新教师考核领导小组

主持人

顾艳

缺席人员及原因

 

活动内容:

联校教研活动(四)

 

一、 王华伟、徐丽丹上课、说课(略)

二、 评课

蒋冬霞:

《戏剧》: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观摩戏剧课。小小气球从吹、放、爆等方面让学生观察并用肢体变现,形式很新颖。是否有国外教材(相对成熟)可以借鉴?

《闪烁的小星》:教师很努力,素养很好,上课很投入。课堂亮点很多。谱面的标记是基于乐谱之上的,让学生先感受发现强弱之后在出示强弱的脚印。学生说到强弱之后老师在PPT上要有呈现。

屠隽:

《闪烁的小星》学生很熟悉,能否先让学生唱好之后再各种表现。

屠心文

《闪烁的小星》强弱的感觉并不是很强烈,脚丫的设计是否合适此歌?

王华伟:

《闪烁的小星》律动的动作可以根据音高的变化来设计。强弱的动作的感觉点可以归结到手指上。这歌适合诵读。

刘达文:

生动流畅,教态自然。律动的感觉没有用到后面的唱歌中。

高君:

诵读可以根据音高来设计,后面的创编环节除了唱还可以诵读。前面的环节

周卉:

《闪烁的小星》老师想要的效果可以自己范唱,不要听录音干扰学生的听觉。《戏剧》类似新体系的课程,一节课抓住某一个点慢慢渗透做足功夫。

活动记录:高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