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小集团“关于进一步提高日常教研质量”教师问卷调查
亲爱的老师:
您好!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集团课程部各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2013,在“向科学要质量、向简约要效率”的工作思路引领下,集团教研逐步朝着低重心、高质量的目标挺进。2014年,课程部以“进一步提高日常教研质量”为核心要务进行顶层设计与实践创造,努力提升日常教研在成事成人中的价值功能。为了此项工作的有向、有效推进,我们真诚期待了解您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并为您后续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课程部
2016-3-19
个人信息
教龄:20年以上( ) 10年以上( ) 10年以下( )
岗位:中层以上管理者( ) 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 普通教师( )
学科:语文教师( ) 数学教师( ) 英语教师( ) 综合组教师( )
1.您所在教研组日常教研质量( )
(1)质量高,收获大(7) (2)质量一般,偶有收获(5) (3)形同虚设,没有收获
2.您所在教研组教研氛围( )
(1)全员参与,互动推进(8) (2)个别替代,被动参与(3) (3)缺乏核心,松散随意(1)
3.对您而言,最有效的日常教研形式是( )
(1)课堂教学研讨(7) (2)理论学习(4) (3)集体备课(7)
4.在您看来,目前影响日常教研活动质量最主要的因素是( )
(1)教研组长的组织(4) (2)教研内容的选择(8) (3)教研场地和方式的确定(2)
5.在您印象中,哪一次教研活动(含学科大组活动、异域活动等)质量较高: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陆芳 内容: 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形式: 课堂教学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两堂课有对原有思考的突破 学习了相关理论,与课堂教学进行了对接,有收获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组长 内容: 教学研讨 形式: 教学研讨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教师参与积极性高、研讨氛围浓厚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蒋菊芳老师 内容: 《小动物过冬》 形式: 课堂教学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务实,评课参与面广,角度多。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王冬娟校长 内容: 课堂:离“新基础教育”有多远 形式: 异域主题沙龙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研讨话题聚焦真实问题,激发了学习的需求;研讨形式创新开放,激发了参与的热情;学科组际异域交流,打开了老师的视野;校长对比解读材料,传递了思维的方式。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高鸣鸿 内容: 发现教师——“赏菊” 形式: 听课后当堂评课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在发现老师的基础上推出的优质课,学到了许多;教师当堂评课,有一说一,又学到了许多。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潘亚青 内容: 音乐课 形式: 课堂教学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课堂教学的真实,点评到位,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受益匪浅……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钱亢 内容: 《工作室教研总结汇报》 形式: 沙龙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研讨主题明确,专业引领和个体成长经验交流结合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语文组(高鸣鸿) 内容: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学习与实践 形式: 理论学习、上课加研讨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前期的理论学习,使大家课堂能有聚焦;现场的人人参与,有不回避问题的高质量互动。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潘亚清 内容: 期初教研活动 形式: 研讨 沙龙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教研活动的内容涉及各学科,内容精彩,大家畅所欲言,能反应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孙敏或者朱明亚 内容: 含英咀华 形式: 走进异域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上课老师有成就感,听课老师们觉得有意义,很投入,蒋冬霞等非英语学科教师写下激情评课词等等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朱明亚 内容: 黄一华的英语课 形式: 课堂教学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欣赏到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收获颇大,记忆深刻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朱雪峰 内容: 乘法分配率 形式: 课堂教学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同题异构,展示不同上法 ,对比之后重建合适的教学方法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许芸雅 内容: 圆柱计算练习课 形式: 听课、评课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根据教学进度,两位老师的课堂呈现各自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全员参与评价,促进共同成长。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孙敏 内容: 含英咀华 形式: 走进异域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上课效率高,节奏快,连作为听课老师的我,都听得入神了。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钱亢 内容: 承办区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研讨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课堂教学精彩各异,两位青年教师完美亮相;现场研讨有广度深度,少了客套客观评价,纷纷抢着发言,开创了天宁体育教研活动的新局面。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孙 敏 内容: 含英咀华 形式: 异域活动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个人魅力。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马美南 内容: 美南和她的e家团队 形式: 课堂展示和现场互动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我在她的那次活动中学到了很多。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马美南 内容: 美南和她的e+幸福团队 形式: 课堂展示和现场互动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课堂活动效果好 展示性强 互动有质量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马美南 内容: 美南和她的e+幸福团队 形式: 课堂展示和现场互动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现场能学到很多,比如马美南的教学风格、资源处理、师生互动……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孙敏 内容: 马美南和她的幸福团队 形式: 课堂展示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组织得力,教学效果好
(1)具体教研活动
主持: 孙敏 内容: 英语课教学 形式: 课堂教学加研讨
(2)质量高主要表现为:
课堂氛围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收获明显
6.对于“进一步提高日常教研质量”,您的建议是:
(1)有相对安静和便于交流的环境
(2)教研组长提前备会,过程中能聚焦话题,提炼并推进,最后形成大家认可的意见和策略等
(1)学习专业的学科理论
(2)专家的指导和引领
(1)研讨主题与阶段性问题深度对接,为切实解决问题而研讨,不无病呻吟。
(2)教研形式与年级组老师气质一致,教研组长大胆创造策划,不简单沿袭。
(3)教研质量与学期末绩效考核挂钩,学科部长重视过程指导,放手不放任。
(1)教研内容的选择可以更有针对性,跟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
(2)教研次数不一定要频繁,但一定要有计划、有准备,确保进行一次,就有所收获。
(1)集体备课:教材的具体解读,也可以每个老师说说自己的见解
(2)根据教材确定每个学期平时成绩的采分内容(时间段)
(3)骨干教师的引领
(1)整体策划,分两块 理论学习系列、教学研究系列
(2)加强集体备课的质量。时间要有保障
(3)关注日常课堂
(1)备课是前提,要提高备课质量,设计精心,增加日常备课时间。
(2)课堂是关键,要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有力,自我反思及时更进。
(3)研讨是载体,要提升日常品质,聚焦问题,形成探讨思辨氛围。
(1)有主题,坚强日常研讨内容的选择,提前告知与会教师。
(2)有互动,与会教师畅所欲言不跑题。
(3)解困惑,能听到与会者的问题,能解决一些问题。
(1)增加集体备课安排
(2)请校内专家诊断课堂
(3)多研讨作业设计、常规积累、诵读组织、习作指导等教学常规中的小主题
(1)减少次数,减轻老师负担,不能让老师有心理压力
纵观全局,减轻老师负担
(1)加强教研组长培训,提升领导力。
(2)加强集体备课,提升课堂效率。
(3)加强课后探讨,提升专业素养。
(1)增加集体备课的安排
(1)组织者精心准备,了解教师需求,内容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形式要多样。
(2)建立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制度,做到全员参与,互动分享,提高实效。
(1)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教材的解读
(2)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
(3)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
(1)每学期扎扎实实地研究一节课,做到少而精,讲究实效。
(2)教研活动多给老师自由探讨的时间,更多的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上。
(1)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师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延,确保学生课课有得。
(2)要认真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法。
(3)认真抓好培优扶困工作。
坚持课前研读,集体备课;课后及时反馈、及时重建。
(1)有策划
(2)有跟进
(3)有反思
(1)看特级教师视频
(2)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
(1)坚持每天的日常教研,把教研效果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中。
7.如果让你策划一次教研活动,你的设计是:
课堂教学研讨
主题: 备课,你我在路上!
流程: 1.独立设计:每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15分钟的教学片段,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共50´)
2.组内互动:组内交流设计,相互点评,生成集体设计方案,形成说课ppt。(共70´)
3.组际分享:每组派一位老师上台分享组内设计方案,阐述设计意图。(每人5´,共30´)
4.交叉点评:每组派一位老师上台点评一个组的设计方案,陈述观点。(每人4´,共24´)
5.理性提升:网络时代,我们如何备课?(共6´)
采分后,我们共反思
一、分别交流,发现阅卷中的问题
二、汇总问题,反思产生问题的原因
三、共同研讨,商量改进教学的方法
四、达成共识,制定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围绕专题的理论学习沙龙 或 专题课堂教学研讨
(1)定好研究专题,建议每次有1-2个观测点,避免研讨宽泛。(2)组织相应的课堂教学.(3)研讨能围绕相应的专题和观测点展开,聚焦问题,形成策略。
雾霾天气灰蒙蒙 体育课怎么上?
观摩一线名师的课堂或录像,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对比自己的课堂最缺的是哪些,怎样学习和借鉴),大组整合汇报,归纳目前普遍急需改变的是什么,如何改变。
听身边名师的课,并请其进行经验介绍
同题异构,让教研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去,共同研讨提升。
名师上课,大家学习,畅所欲言,撷取精华。
将教研活动变成一个“长作业”(从准备到后续研究,历时数月,争取深入有效)、让教研活动中教师有“活”有“动”(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沙龙研讨中生成观点和问题,并能有参与与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教研活动“动而不散”(通过前期准备与研讨过程中的“任务导引”,扣近教师的需要和可能的“发展区”)、让教研活动“余味绕梁”(重视后续研究环节,关注教师理念和行为的跟进)。
经验交流、智慧碰撞。
理论学习先行,课堂展示践行,反思重建跟进
主题: 高效的随堂练习设计(分年段进行)
要求:根据新授内容,创新练习形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深刻性。
流程: 1.独立设计:每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练习设计。
2.组内互动:组内交流设计,相互点评,生成集体设计方案和设计意图说明。
3.组际分享:每组派一位老师上台分享组内设计方案,阐述设计意图。
“走进特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