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现代传媒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方案计划>>文章内容
现代传媒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计划(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发布时间:2015-12-0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指导思想:

以市、区电教中心和集团新学期计划为指导,以数字化学习为载体,积极推进现代教育与课程的融合,使本课题的研究更上一个台阶,并形成健康高效的信息化生态圈。

工作目标:

1.深度开展数字化学习试点,探索具有特色的数字化学习有效模式。

2.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学科以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丰富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服务教师,有计划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为教师教学服务,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4.拍摄系统的数字化微课程。

 

实施策略:

1.以一年级为载体,辐射推广,探索现代传媒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有效策略

目前,我们的优势是学校的设备比较齐全,教师的凝聚力强。数字化学习从木棉花项目组演变而来,老师们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这对班级整体的推进有着很强的技术支撑。但是整体的课堂推进我们是第一次尝试,所以,我们与北郊小学进行了沟通,学习中求变,在学习他们成熟的管理和如何顺利推进进行变革和创新,不走他人走过的老路,我们要寻找适合我们自身的最好发展模式。进行改进并且创新,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

由于数字化学习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事物出现总是会伴着一些争议。我们要做好应急措施,考虑全面。所以我们要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数字化学习的介绍,让家长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先制作一些自己研发的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让家长能够接受这样新的教学模式并能配合学校形成家校合力,使我们的试点班级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并且尽快要形成一个完整互通的班级数字化生态圈。从班级到家庭的学习,从线上线下的互动,从老师、家长、学生三方的互联。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沟通无障碍,学生发展更完善。

2.与课程部进行联合,主动挖掘需要现代传媒环境教学的课程与教学。

除了一年级的试点外,我们从其它学科进行渗透式发展,抓住一切可以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契机,提供技术支持。转变教师的已有认识,辐射数字化学习的范围。语文课可以推荐他们用一些识字的软件来辅助教学。用一些语音软件来进行朗诵练习。用qq,微信等进行家校互动,开网络家长会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技术服务于老师和学生。让老师和学生对数字化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有更多的老师参与数字化学习中来。

主动求发展,我们在一些公开课、常态课中,挖掘适合的契机,有效的加入数字化的学习工具。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更高效。并且组织老师观摩和外出学习有关信息化。

3.双向选择培训常态化,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有需才有求。现在老师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Office高级应用,视频制作,照片处理,班级网站的建立和进阶应用,智能设备应用等等都非常感兴趣。但是老师没有过多的精力自己去探索研究技术。有些软件只用到了很少一部分的功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供菜单式服务,把老师遇到的和想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进行投票来确定进行哪种培训。投票多的可集中培训,投票少的可以小范围培训。我们还可以对稍难的技术进行微视频制作,放到我们的工作平台,老师可以进行反复学习。我们还将接受老师的培训要求,有什么技术需要培训进行反馈,我们将根据老师的意愿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双向选择,灵活方便。以最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4.深入推进常州市数字化项目的研究,用好学业质量平台

时刻关注常州的数字化项目,做好日常研究,落实基本要求。组织老师参与各项比赛。学业质量体系大数据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了,但老师对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还是有些疑惑,我们组织老师对大数据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如何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班级分析。让数字化实实在在的走进日常课堂研究,正真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