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语文>>感悟手记>>文章内容
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
发布时间:2015-09-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  唐双红

现在已经进入了期末复习阶段的后期,许多教本上的知识点老师能想到的也都已经复习了一遍,由于本班学生比较容易骄傲自满,在这个阶段上复习课,认真听的学生越来越少,他们或多或少潜意识里都会认为自己复习得已经够充分的了,因而自我感觉良好起来,忽略了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对于老师在课上强调的新重点也不会完全有效地接受。所以我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慨:复习了那么多,那么充分,为什么还有同学要错,还有同学不会?

曾经,在解放路小学听得高林生老师的讲座,对他其中关于课堂教学“老师要讲的是学生不会的东西”这句话感受很深,虽然这句话每个老师都知道,但我们却常常做不到,课上对于学生通过朗读文本就能理解的内容不断强调,而对于学生没弄懂的地方却忽略或者教师自己对文本都没有研究到这个程度,从而浪费了课堂的有效时间,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见提高,同时使得学生产生一种“语文课我不听老师讲也能懂”的想法,从而渐渐没有了学习的需要。由此,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就屡禁不止,有些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上“熏陶”着,已经形成了不去听讲的坏习惯。这是值得我们老师思考的。

因为昨天一天都在解放路小学听课,没有和学生接触,今天当我走进课堂,发现学生对老师分外关注,比起之前上复习课来,教室里要安静得多。凭以往对学生的了解,我知道这种关注只是暂时的,是学生一天没看见自己的老师后的自然反应,而这种关注如果我不及时地把握住,那么,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马上还会恢复以往的面目。想起高老师的那句话:“老师要讲的是学生不会的东西。”特别是复习课,学生不认真听不就是因为他们自以为自己全都会了吗?应该给复习课的课堂输送一些新鲜血液了。于是我针对本班学生不看题目做题常常审题不清的情况,对各种题型进行了归类,并且通过以往学生身上鲜活的事例,举例说明做题技巧和要注意的一些难点。这一堂课许多好同学也听得很专注,教室里始终比较安静。因为以前没讲过这个内容,学生首先感到新奇,另外,他们有这个学习的需要。

课堂的整体现象正是学生内心想法的折射,课堂吵闹,听课效率不高,学生不能静心学习,这就是学生没有学习需要的表现,这时老师就要寻找原因,到底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刚剧烈运动过学生疲劳还是学生刚受到一些感官上的刺激,注意力没完全转移……),还是学生主观上觉得自己完全掌握知识点了而不想听。如果后者,我们就要改变教学内容或方式,甚至可以将学生分类,布置难易不同繁的课堂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