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翠小 唐双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大规模地走入课堂,成为了教学中先进而有力的辅助,它不但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精彩的语音配合文本设置情景,而且还拉近了由于地方局限而与学生生活脱节的文本内容,多媒体对于现代课堂甚至是不可或缺。由于多媒体用一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文本内容,在学生兴趣提升的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感悟和表达的能力、想象创造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水乡歌》时,我深有体会。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幸福。诗歌捉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副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学生十分喜爱。
不少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会熟读甚至背诵,但对水乡的风景人情却缺乏感性认识,缺少生活体验,而且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渠、驳、箩”等词语也不理解。所以在课前我就准备了相应的课件来帮助学生了解水乡,更好地学习文本。整堂课上下来,感觉有了多媒体的辅助,学生对水乡有了视觉上直观而形象的认识,并且学生语言表述得到了提升,创作能力也得到了开发。
在初读课文时,这群多数生活在城市,对农村、水乡生活陌生的学生自然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字词,如:“渠、驳、箩”是什么?什么叫“绿水荡清波”?“白帆片片像云朵”是一种什么景象?这些通过语言描述可能会比较准确地解释,但是却不能让学生完全想象到渠、驳、箩到底是个什么长相。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在画面中找一找,躲开枯燥生硬的解释,让学生用视觉去感受。
在课文学习逐渐进入尾声时,我让学生说说水多、船多、歌多之间的联系,这个问题是需要学生对水乡人民生活有系统的了解才能思考到的。而诗歌所描写的仅仅是水乡几个“多”的特色片段,学生仅凭简单的课文插图根本无法联想到水多、船多、歌多之间的联系。我让学生再看多媒体,边看边思考。学生通过影片很快联想到文章中暗藏的因果关系。
在最后我要求学生站在多媒体画面前,把讲台下了小朋友当成游客,结合文本内容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美景和自己的幸福生活。学生都喜滋滋地举手,因为有多媒体的引导,他们对水乡的认识已经不 限于文本上的话语,他们有了自己的观看感受,看着多媒体片段,他们也不怕记不起来该介绍什么,很多学生结合画面用了自己形象的语言对水乡作了精彩的介绍,多媒体帮助他们将文本活化了,更帮助他们提升了文本的内容。
由于多媒体中还涉及了水乡的其他景色,我让学生说说水乡还有什么多?接着让他们选择一个,模仿课文中的形式来仿写诗歌。学生的感悟已经有了视觉上的积累,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