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语文>>感悟手记>>文章内容
让拼音教学“变”起来
发布时间:2015-09-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让拼音教学“变”起来                              李闰洁

【摘要】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帮助儿童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俗话说:“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 传统的小学拼音教学以机械识记字母、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为主,学生学得枯燥、被动,教师教得吃力、无奈。因此改革拼音教学显得非常必要。我在教学中做出了以下尝试:1.根据学生特点激发拼音学习热情。

2.针对学生实际改革拼音教学模式。3.给学生展示拼音学习成果的舞台。只要我们能用心关注,积极思考,从孩子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相信孩子们定能在拼音学习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关键词】 激发  改革  展示   舞台  学习热情   教学模式  学习成果

【正文】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帮助儿童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俗话说:“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

传统的小学拼音教学以机械识记字母、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为主,学生学得枯燥、被动,教师教得吃力、无奈。因此改革拼音教学显得非常必要。我在教学中做出了以下尝试:

 

一、             根据学生特点激发拼音学习热情。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在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只有这样,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扬学生所长,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长于形象思维,教师应顺应这一特点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可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教学,或者可将部分教学内容用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 ,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以达到激发兴趣、有效参与之目的。让学生在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所要学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学习“zh、ch、sh、r”时,我引导孩子把课本上的情境图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在编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要学的字母。一天早晨 ,一轮红日 (出示“r”)刚刚爬上山头 ,一只小猴子就出来找小伙伴玩“比爬树”的游戏 。正当它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 ,一只狮子(出示“sh”)张着血盆大口 ,要吃 (出示“ch”)树下的一只小猴子。这时,树上的猴子赶快伸下一根树枝 (出示“zh”),大 叫:“快!抓住!”只见树下的那只小猴子一把抓住树枝,躲到了树上。狮子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

如:让学生掌握j、q、x与ü相拼省略两点的书写规则,也可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呈现。小鱼跟j、q、x是 好朋友,只要遇见j、q、x,都要先摘掉太阳镜(即去掉ü上的两点),再跟好朋友握手。

这样就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想象中掌握知识 。

2.选奇趣方法,提高学习热情。

根据儿童语言的特点,利用顺口溜、儿歌、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不仅能为今后的识字打好基础,更主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1)顺口溜记忆法。顺口溜读起来不但琅琅上口,而且容易记忆。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都已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汉语拼音的声母一共有23个,我和孩子们根据插图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把它们编成顺口溜 ,孩子们只要看到一个字母 ,一句或几句有关这个字母的顺口溜就出来了。如:像个9字“qqq”,伞柄朝下“ttt”,一根拐杖“fff”等等。这些顺口溜浅显易记 ,帮助学生形象记忆拼音字母的字形或读音。

(2)语境歌记忆法。如:教学“bpmf”时我就根据图编成语境歌: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从而使所学的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语境歌押韵合辙,节奏感强,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建立声母与口语语言的联系,促使其读音规范化。

 

二、针对学生实际改革拼音教学模式。

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明显存在小学化倾向,拼音字母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并不陌生,上过三年幼儿园的小朋友几乎100%能认出ɑ、o、e。如果在教学中拘泥于“导入新学字母——出示字母——教学发音——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不但学生觉得上课缺乏新鲜感,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1. 让拼音学习主动化。

针对上述问题,也依据学生学习拼音的实际情况,我在单韵母教学中设计了新的教学模式:首先用儿歌带出字母,然后请学生示范认读,接着全班比赛认读,教师及时正音,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字母、记住字形,比赛书写。教学那些难读准,又容易混淆的拼音字母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发现字母的发音要领、记忆字形的方法上。如b、p、d、q具体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图画,发现图与所学字母的联系,最后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正音、识记字形。

在教学中,我积极借助学生的力量促进形成拼音学习的主动化。前面说过学生对于拼音字母并不陌生,于是我设计了小老师奖励机制,请教室里已经有拼音基础的孩子带头思考、示范发音,其他孩子跟着学,学的好的也争取做小老师,说对了、读对了,及时奖励。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开口读、动手写,从而达到拼读准确、书写规范的教学目的。而且,这样教学花费时间少,节省下来的时间可用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如单韵母第二声、第三声的发音,拼音拼读等。

2. 让拼音学习生活化。

前面说到,如单韵母第二声、第三声的发音,以及拼音拼读等是教学中的难点。于是,我就设计了“在生活的语境中掌握四声以及拼读”的教学环节,即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单韵母的四声,以及想一想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字、词或者事物里有这个读音。比如:乌龟乌龟,ūūū。大白鹅,ééé。小蚂蚁,ǐǐǐ。肚子饿了,èèè。lí,梨子的lí,离开的lí。像这样,通过熟悉的字词或者事物帮助记忆,学生学起来就简单多了。还可以用词语或句子说一说,让他们通过比较来发现、体会四声发音的不同。比如:啊(à),真是太好了!啊(á),这是怎么回事?从而轻松攻破难关。

像这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甚至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给学生展示拼音学习成果的舞台。

传统的拼音学习,学到最后总是会设计一些题目给学生检测,但是这样的方式太枯燥,而且与学生的素质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想要延续和保持学生学习拼音的热情,还是要提供孩子展示的舞台。

1. 拼读游戏变起来。

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设计摘苹果的游戏,这能很好地提高孩子练读拼音的兴趣。但是我发现有些不太会读的小朋友仍然缩在后面,得不到锻炼。于是我将摘苹果游戏与小老师奖励机制结合。摘到苹果的小朋友可以拿着苹果去考考没摘到苹果的同学,如果你成功教会了对方,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会读拼音的孩子不仅自己会读了,还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拼读有困难的孩子也得到了巩固学习的机会。

由于发现我班孩子下课时念小朋友名字喜欢拼着念,于是我就设计了一节20分钟的展示课:拼拼乐!你的名字我来拼,我还会拼。小朋友拼得不亦乐乎,教室里的,教室外的,吃的、喝的、用的,各种东西都被拼进了课堂,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学习拼音的热情。

这种特别的检测方式大大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让孩子在游戏中收获知识。

2.写字方式变起来。

最近刮起了学习八礼四仪的旋风,我们小朋友也不落人后,不仅小嘴跟着念,小手也不停歇。小朋友比赛写拼音,大家将24字用拼音工工整整地写了下来,写得特别漂亮的还张贴到了教室的板报和园地里,进一步展示了自己学习拼音的本领。

刚学拼音时,由于孩子认识的字很少,所以每天回家的作业都是老师打了作业条发到孩子手中。但是拼音学习完以后,我改变了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孩子的小手动起来。每天带着孩子一起将作业用拼音的方式写下来,刚开始是我写,孩子们念,然后照着我的抄。现在是我说,孩子们拼,然后跟我比赛写,看谁写得又对又好。写完后,孩子们自己也说回家就可以看着拼音完成作业了。另外,我还带着孩子一起用拼音来读课外书,最近我们正在师生共读《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样,拼音学习才真正地学以致用,无需传统的考卷检测,学生也能学得扎实有效。

 

拼音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只要我们能用心关注,积极思考,从孩子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相信孩子们定能在拼音学习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