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语文>>感悟手记>>文章内容
语文怎么学?
发布时间:2015-09-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韦菊仙

两件事,阅读和写作。也有人说四件事:听说读写。听和说是口头语的范畴,阅读写作好了,同样能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现在孩子口头语发展得大多不错,我们重点说读和写。

怎么读书?

精读和泛读。精读,深入地读。泛读,是很多孩子喜欢的,拿到一本书就能读。比如杨红樱的马小跳,沈石溪的动物故事,不用你催,孩子都爱读。情节生动,但语言单薄,立意一般。我们该为孩子选择好书,有些好书一定要精读。我们这几年都精读过。边读边圈划批注。

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是因为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等百科知识),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孩子本已经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做题,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业,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捞针,实在得不偿失。不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读名著如同满山种树,最后收获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远高于入海捞针,即便捞到了也只是一根针。

之所以说,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是因为孩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去了,自然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而这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这种损失到了初中就开始显现出来,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

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时,这种分化就更是到了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甚至被老师每天都在强调的分数所迷惑,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乡下种过田的人都知道,那田里的油菜,在春天抽枝时,长得最高的不会有好的收获。相反,那些矮矮壮壮壮的油菜,到了抽枝时会获得最大的丰收。学生也这样。小时看起来愚一点,成绩也不是很拔尖。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要更看重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同花朵,小学阶段是植株成长刚打花苞(打基础)、初中是含苞待放(努力发展)、高中才是怒放的阶段(冲刺高考)、大学却是新的更高一轮回的成长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书适合小学阶段看呢?以下我们整理了部分适合6-12岁孩子看的好书,更多书目请关注人生必读书目指南。

怎么写作,跟我写作。如果家长能坚持,让孩子每周写两三篇日记。最好玩的,最难忘的,都可以写。比如,被爸妈训了,吃得什么好吃的了,被大人取笑冤枉了,学校里受了委屈,得了表扬,玩得开心,都是好素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