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学生现状 |
家教现状 |
乐 学 |
1、学习是有任务和规则的,不注意引导会使部分学生害怕学习从而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2、观察是思维的基础,引导学生由“无意——有意”转化观察的目的性和持久性的习惯培养。 3、刚入学的孩子,听懂是其进行学习的基础,只有听得懂才会有感知,理解、体验,才能实现课堂的互动,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形式,有部分学生还不能一下子适应,在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面上都不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如不注意引导就会游离于课堂之外。 4、坐立走不正确不利于儿童的健康,也是儿童有效进行学习的障碍,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过于纵容,幼儿园的教学机制不能将此产生的危害暴露出来。 5、孩子刚入学,还不能正确认识时间是什么概念,一分钟、一小时到底有我么,浪费时间也不知可惜,节省时间也不会太欣喜。 6、孩子年龄尚小,责任感尚未完全形成,对于学习与玩之间的关系,还不能正确处理,导致学生出现做事马虎不珍惜时间的情况。 |
1、现在的孩子在家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大多娇惯纵容,对他们的言行举止不是很关注,气管对孩子修养的培养。 2、由于社会现状,家长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儿童的学习,这样导致了: (1)孩子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厌恶学习。 (2)家长往往会因此忽略对孩子的心理疏导。 3、导致孩子做事马虎。不珍惜时间的原因,从家庭角度来讲有两点: (1)家长包办过多,孩子不会做且对自己所做的事欠缺责任感。 (2)家长给予他们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 |
主题 |
目标 |
课内抓什么 |
课外抓什么 |
乐 学 |
一、学习习惯: 1、感受学习的乐趣。 2、学会观察和发现。 3、会上课。 4、培养不马虎的习惯。 二、生活习惯 1、知道坐、立、走的姿势有利于健康学习,养成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能根据不同的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3、指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 |
1、a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范例。b提供展示的空间,通过展示学习的结果感受学习的乐趣。c开学伊始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了解到学习虽有规则、任务,但能掌握更多本领,有无穷乐趣,树立起理想意识。 2、捕捉学生求知欲最关注点,(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比较奇特的,能够让自己参与其中的潜意识中早就想知道的……)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多途径的方式解决问题,激发探知兴趣,同时从中了解探究的途径方法,逐渐实现。 (1)从最关注点——比较关注点。 (2)途径:在父母师长共同参与下获知;别人的直接传授,电视尝试读相关书籍。 (3)方法:观察、发现。 3、多创设一些由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其注意观察,发现(如做手工、实验、学习一个新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其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培养观察的目的性和持久性。 5、通过合作交流,教师更多地关注,扩大儿童上课参与的面,可以指导学生重复要求,检查听的效果。 6、开展一些小型比赛(针对某一时期,学生的弱点进行)发现学生亮点进行培植。 7、与幼儿园教学相衔接,设计一些简单的课间操,教学设计动静结合。但不能仅为迁就学生的好动便于工作全是动的内容,让学生带一个小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活动,具体感知一下时间的长短。 |
1、a号召家长为孩子买本带有拼音的课外读物。B与父母共同阅读课外书。C班级定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知识竞赛。 2、a每位孩子在家中播种一颗种子,观察其生长过程,写观察记录,培养观察目的性与持久性。B从入秋后观察气候与物候变化,记好观察记录,建立班级气象站。 3、a作品作业展览,交流心得。B与家长沟通,作业布置少而精,分配好学与玩的时间。 4、课间师生共同做传话游戏(两点好处: (1) 游戏参与的人多。 (2) (2)传课游戏训练听课能力尤其在懂上。 5、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闹钟,记录自己每天完成某一事的时间,逐步提高办事效率一周后比较交流, (1)认识时间长短。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做事效率。 6、学做一件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建立家校联系本,侧重于发现儿童的亮点,校内多途径展示) 7、a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坐、立、走、姿势。b过家家游戏,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强化。C老师、家长检点自己的言行,做好榜样。D树立班级中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