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攀登》一课主要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编写,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但这一目标说来容易做来难,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因此,郭老师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进行设计,力图体现真实的课堂教学,翔实的课程资源,平实的交流语言,扎实的版块操作,展现出丰实的学生世界。
一、教学板块清,推进感强
本节课分两个版块进行教学,分别是生活处处有登山,他人的登山故事。
第一个板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困难,从老师出示的图片到联系自己谈谈自己遇到困难的体验,第二个板块是他人的登山故事,从他人身上学习借鉴,树立起我要攀登的勇气和毅力,对自己的意志力有一个分析、认识,再“对症下药”,设置《“自我命令”成绩记录卡》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训练自己的意志力;
教学版块结构清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推进感强。
二、游戏设计巧,前后用途大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也是促进儿童有效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郭老师在一上课就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引入游戏,开展体力测试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困难,脚酸了、手抖了……当遇到困难时孩子们的表现不一,顺势采访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们,分享成功经验。这样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强化感知,提高认识。
在本课尾声,郭老师又进行了同样的游戏,孩子们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很明显坚持的时间更久了,能坚持下来的人更多了。“我要攀登”是要学生从内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这一教学目标本就很难检验,但郭老师让上课伊始的游戏再次重现,前后形成对比,得到充分的外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一目了然。同一游戏出现的时机不同,起到了不同的教学,游戏资源物尽其用,甚是巧妙。
三、资源选取妙
郭老师每个教学环节,都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切入口,联系儿童实际,遵循儿童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课堂的针对性、时效性。这些都依赖郭老师巧妙的选取了好的资源为本课来服务。
出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调查表,这第一手的最真实的资源郭老师进行了有效的利用,让学生对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目了然,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困难,困难不可怕。真正做到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去,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
在介绍他人的登山故事时,郭老师大浪淘沙,选取了最恰当最符合本课要求的失去右手指的姑娘仍不断练习弹钢琴,最后赢得满堂彩的案例,让这个励志的故事深入学生心灵,挖掘学生潜质,唤醒孩子们对意志力培养的强烈愿望。课堂就是要让这种本能得到充分调动,尽情开发,让学生由此体验到成长和进步的快乐!应继续反思怎样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更好地关照学生的需要,在激荡着真善美实德信的课堂中,让生命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