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
微课程背景 (问题) |
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的读书指导已经渐渐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但在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指导朗读停留在表面,只是形式主义的指导;学生缺乏感悟性读书,只是技巧性朗读;老师朗读指导方法僵化,只是“读得更美”。 如何指导朗读,如何读出生命的声音,值得思考。 |
是什么 |
微课程目标 |
结合《昆虫记》的阅读,拓宽学生视野,习得观察和写作的方法,能进行有效的迁移。 |
微课程内容 |
《昆虫记》的阅读指导 |
|
怎么做 |
微课程实施 (策略) |
【行动1】一读,导读开启阅读之旅。 旨在体现五年级整本书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整体感、全局性。 |
【反思1】 学生通过阅读前言、浏览目录等方式,整体地了解《昆虫记》的结构,立体式感知法布尔的形象,并让孩子们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预设,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 |
||
【行动2】二读,精读引领阅读方法。 金波版的《昆虫记》主要分“昆虫的本领”和“昆虫的故事”两大板块,贴合五年级学生从情节入手、关注形象的阅读心理。 |
||
【反思2】 在阅读指导推进过程中,我们首先把孩子引入“昆虫的故事”篇之《甲虫西西弗斯:一个好爸爸》,习得从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四个维度精读品味的方法,再带着孩子关注“昆虫的本领”篇,进一步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
||
【行动3】三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效。 在一次次活动中感受生命真谛,推动阅读、习作。 |
||
【反思3】 除了开展《昆虫记》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手抄报评比等阅读交流活动,还组织学生读好大自然这本绿色课本,来到田野、草丛、林间,壮着胆子抓抓虫子,布置布置“虫宠”们的房间,通过饲养,通过观察,通过写作方法的迁移,用一篇篇流淌着真情的观察日记记录孩子们的阅读和体验,领略生命成长的真谛。 |
||
做得怎样 |
微课程评价 (成果) |
三读《昆虫记》,孩子们阅读中有实践,实践中促阅读,呈现课外阅读良性循环的理想态势。 |
关于 《昆虫记》的阅读指导 的微课程
发布时间:2014-09-1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任美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