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对象:学生:闵建新 性别:男 年龄:11岁 班级:四(8)班
二、基本情况简述
闵建新同学平时上课表现一般,有时上课听一会老师的讲课就心神不定了,还要与左邻右舍讲上几句。举手的次数不多,有时站起来回答也会很出彩。总体来说闵建新是个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学生,但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数学学习成绩一直居中下水平。
三、在E课堂上的表现
上课前几分钟:坐的特别端正,用画图工具在画画,看到身边坐了很多老师有点小紧张。
1-5分钟:同学们跟着老师进入情境,老师介绍了前几天完成的课前调查,交流讨论同学们在讨论区提前做的活动方案,他的情绪有点高涨起来,因为他选的是嬉戏谷和最后的讨论的结果一致了。
6-20分钟:自己想办法算人数的时候,他用的是一般方法,拍照上传时遇到了困难,技术不熟练,因为有听课老师在身旁,他也不敢问其他同学。所以当老师在介绍其他同学的算法时,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所以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把自己的答案改成简便方法计算。
21-32分钟:找最佳租车方案时,他很快就完成了租车方案但格式有问题。在其他同学在辨析哪种租车方案最佳时,他明显感觉到了不耐烦,手里拿着平板上的数码笔玩来玩去,。
课的末尾:自己设计一套游玩方案,他就写了几个字“地点:”,感觉有点无从下手,又有点兴趣缺缺。
综合这一堂课,闵建新同学0举手0发言,实际参与课堂互动的时间只有二十多分钟,只是阶段性的参与,大部分的时间是跟着老师被动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