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心得反思>>文章内容
四(5)质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4-04-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班级
四(5)班
执教者
高鸣鸿
总体情况
个别学生冒尖,良好比例低,合格居多,低分学生也不少,故学生阅读现状堪忧,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典型问题及原因分析
(聚焦问题深入分析)
典型问题: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和中心的理解及表达存在明显不足
原因分析:
1.缺乏反复阅读的习惯。很多学生阅读不够踏实,面对内容较为丰富的文章,粗读其实对文章的内容和内在的肌理还没有清晰的把握,便开始下笔。
2.缺乏整体把握的能力。有些学生的阅读只拘泥于文章的部分内容,造成选择的偏颇。
    3.缺乏理解表达的方法。(1)对于加点关键词的理解缺乏指向;(2)对于事情的概括缺乏要素的完备;(3)对于表达中心的语句、题目理解不善于运用文中的语句,不会由表及里的进行理解阐释。
    4.缺乏独立理解的操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解经常是点状的互动与完善,缺乏一定量的训练,没有方法在运用中的巩固。所以日常的思维、表达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改进策略
(聚焦几项策略深入探讨)
1.重心下移,不取代。课堂中要大胆开放,耐心地下移教学重心,避免教师和个别优势学生在课堂中的替代现象,鼓励更多学生积极阅读、积极思考、积极表达。
2.融入教学,不空讲。每堂课都要挖掘教材中的一个阅读训练点,教师运用规范的阅读训练题,引导学生增强独立自主进行思考与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情趣,不强加。培养学生静下心来反复阅读的习惯,课堂上努力营造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乐于阅读,享受阅读。
4.增强训练,不浮躁。课外要把阅读练习作为常规性的作业,让学生经常有机会接触有品味的阅读文本,培养阅读能力,同时在练习中运用方法,巩固方法,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
经验总结
(聚焦一个经验深入总结)
亮点:修辞完成较好。
经验:
1.    借助《鸟语》一课的排比句进行课内的拓展。
2.    仿照《鸟语》结尾这一排比的表达方式进行了两个单元内容的
总结。
3.    在运用中引导学生关注排比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的不重复、前
后搭配的准确性等。
所以学生对排比印象会相对深刻一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