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教学情况分析
取得成绩及原因分析:
|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尾大不掉:一、二年级,考卷上基础的题目比较多,通过背和默,班里的一部分后进生还能勉强在七八十分间徘徊。这张考卷,正反面都有题,思维含量大,时间紧,大部分孩子是在收卷前1、2分钟完成考卷的。这样的考卷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真是不小的挑战。黄丞岳,是我们班的“慢先生”,历来考卷做不完,这次更不例外。听力全空,据他讲,不知道听力说的是什么?真乃神人也!阅读大部分题也空着不做,说来不及。盛锋渊,我班最大的学困生,整个迷糊状态。英语、语文、数学的学习在年级里都是数一数二的,碰到这样的考卷,一下全蒙了。但凡需要动脑筋的题,要么不答,要么就是瞎写,老师对他,除了摇头就是叹息,挫败感油然而生。
对于班里的尾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如课堂上多关注这些学困生,多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在班里成立帮扶小组等,只能在努力中静待花开了!
2、心浮气躁:在这次考试中,反映出的两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审题还不够仔细,表现在两次仿写,部分学生不知道模仿故事的写法来写。?回答问题不完整。表现在概括小节主要意思、回答问题时,学生读懂了并在文中找到了答案,句子不抄完整,回答不全面。有关仿写在考前的一张试卷上还进行过练习,当时学生出错比较多,特意强调了要照样子,但之后没有进行过强化练习,对学生来说就等于是蜻蜓点水,记忆不深刻了,所以教学还是要得法。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原因,一方面可能跟考卷量大,时间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学生考虑得不全面有很大关系,答到一个点就认为可以了。在以后的的教学中,我要以每一篇课文作为训练阅读能力的范文,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二、对考试形式及试题意见和建议
在区调研会议上,要求出卷是按7、3、1的比例来出的。基础占70%,然而,这张考卷基础占分很少,课文内容除了考到一首古诗外,就没有了。我们不禁要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课文还要背吗?要默吗?学读新闻大概就是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吧,其实它也就是一篇阅读,一张考卷上,考了两篇阅读,所占比重是否大了些,那些学困生情何以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