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课题活动记录15
发布时间:2013-12-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3.12.9

地点

美术教室

参加对象

二实小全体美术教师

主持人

雍晓燕

活动

形式

研讨课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学生作业的形式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一、张灿老师执教《亲昵》

1、播放视频《蒂皮》。视频中的主角是谁?他们都了什么?

 生:--------

2、揭题:亲昵

3、比较两张图片,哪一张更亲昵。

--------归纳亲昵的特征。(动作、表情、语言)

4、交流自己养动物的经历。

5、演一演自己和动物的亲昵。

生:-------

6、观察画面:人和动物亲昵时的方位有什么不同。

生:--------上下、左右、前后

7、作品欣赏

8、示范。绘画的步骤-------勾勒外形、细节刻画

9、作业评价。

二、评

潘亚清:表演环节学生冷场,教师怎么处理?可以出示更多的动物玩具;也可以教师先示范表演。三年级孩子表现人和动物两种事物,难度大,可以表现局部。

雍晓燕:这节课重点应该放在亲昵的动作表现,但在教学各环节中时间分配均匀,重点不突出,亲昵的动作姿态还可一更深入。三年级孩子直接进行写生图片有难度,对取舍也不理解,建议提供简笔动物给学生参考。

  :这节课不需要再教学生如何来画动物,更主要的是如何表现亲昵,可否在已画好的动物图片上进行亲昵的添加。怎样添加更表现出亲昵。

缪勤丹:环节的过渡语言还需要锤炼,衔接自然。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老师期待的差距。教师示范和学生作业的同步。

  :图片还需要进行筛选,能更好的符合主题,为作业所利用。图片可以教师自己准备,可能更容易切合主题的表现。学生自己准备的图片,质量欠缺。

 

               

填表人  雍晓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