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常规的美术手工课上,我们基本都用卡纸、瓦楞纸、皱纹纸等纸类材料来进行手工制作。一是纸类材料相对安全,好操作。二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用这种材料,熟悉。然而,同一材料,使用的时间太长,也会减弱学生的兴趣。在这学期的手工课上,我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来进行创作。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手工课的制作热情。下面就运用黏土做桥一课的尝试来简单说说尝试的过程。
1、作好前期的准备
选择黏土做桥,一定能够要先了解这种材料的特性。黏土的优点是可塑性强,但牢固度不太好,也容易干。根据材料特点。我们要求学生在做桥之前,先画一画生活中看见过的桥,对桥的基本结构和造型心底有数。做什么样的桥,在做之前先构思好。做到正式做之前的“胸有成竹”。再一个就是要通过黏土制作桥作品的欣赏,激发制作的热情,大致了解黏土制作桥的效果。
2、重视示范的清晰
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注意讲清黏土制作的一些常用方法。如:压、推、搓、滚等。桥面部分需要推和压,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力气太大,泥块会粘合在垫板上。可以两面反复拍打退压,形状才会结实有形。桥身是桥重要的部分,或平或拱,改变它的形状就可以基本形成一座桥的外形。另一个要注意的是,桥身的泥板和桥栏的泥条之间如何进行牢固的粘合,有的学生只是将泥条朝桥身上一放,看似粘上了,但干了以后很容易掉下来。所以在粘合时就要注意将两部分完全粘合。
3、注重制作的精细
好的作品需要好的工艺,所以在制作时我们运用泥板制作的各中配件就要作到光滑有型,如,桥面四周平整光滑,桥栏圆润有序,桥拱形状规则等。包括桥上刻制的线和图案都要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