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语文教研:向四十分钟要效益
发布时间:2013-10-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莺

 

 

 

课堂教学只有四十分钟,而小学阶段的儿童注意力峰值在二十分钟左右。如何让这四十分钟创造出最大效益,是一个历久弥新、越谈越有味的课题。本周的语文教研活动,集团全体语文教师牢牢抓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的主题,以多种形式探索了新课程背景下、新基础理念中课堂教学的提升点。

各年级语文教研组将研讨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实兵实战,聚焦课堂巧提升

二年级课堂教学展示童话寓言单元,孙闽芝老师和尤心韵老师分别执教了《狼和小羊》和《狐狸和乌鸦》,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让孩子感悟寓意;王林保老师执教《在大海中永生》,教师凝重的神态、哀婉的语调,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让人心碎的时刻,课堂气氛的渲染哀思绵绵;任美娟老师执教《伊索寓言》,课堂干净利索,语言简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关注到细节……其他年级语文教研组也将各自的课堂教学研讨进行聚焦放大,在反思重建中寻找提升。

提纲挈领,探索路径求突破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找准切入点,围绕“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这一常见现象做出了各种解读,顺应不确定性设计出一条崭新的路径,让课堂教学随机应变,变中出新,创设高效扎实的课堂。

课堂的“进行时”是不确定的,要“吃透学生”必须站在“儿童立场”看问题。教学时面对不确定因素的时候,教师应及时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应时点拨,顺势利导。学生用自己的解读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自然会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一切又完全借助于教师不拘泥自己的固定的设计,以顺应课堂的“节外生枝”,生出了“因学设导”的精彩。

相信集团语文教师会在“以生为本、以学为重、以导为助”的新课堂的要求下,灵活教学,让设计跟着学生发展的需求走,将设计进行到底,稳步前行!

(文:王莺  摄:各教研组  审:郭筱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