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序列化实践研究>>成果呈现>>文章内容
阶段性实施小结(一)
发布时间:2013-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玥

 

本学期,美术组围绕《小学美术欣赏课年段序列的整体架构和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展开初步的研究。第一阶段研究的具体任务为:带领自身所在学校美术教师学习掌握有关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参与区中小学美术欣赏课的观摩和调研活动,研究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美术组课题成员调查研究自身所在学校目前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兴趣、习惯等情况。下面就根据本学期的情况来加以总结。
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美术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技能学习,欣赏课是美术教育两大活动之一,是实现学生人文涵养的重要途径,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提高国民素质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摘自《城乡两地美术欣赏教学普及与提高的研究》开题报告)理解了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本课题研究小组的五位老师利用网络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欣赏评述的有关章节,了解国内外美术欣赏课的研究现状及目前的最新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同时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尝试以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二、内容梳理,探索课堂。
本学期我区没有安排全区性的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观摩,但本研究小组能自觉开展研究活动,一起摩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园林艺术》。本课围绕苏州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三个内容展开,融欣赏、讨论、提升于一体,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这位教师的教学课件制作精美、教学语言丰富,体现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围绕本课,大家一起参与探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一致认为:美术欣赏课不单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应重视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为了努力探索新的适合我区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方法,我们一起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各年段教学内容梳理,努力实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三、专项调研,个案研究。
本学期课题组各成员着手调查研究自身所在年级目前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兴趣、习惯等情况。其中朱茜、徐玥老师在所执教的高年级学生中分别进行了一次欣赏专项调研。朱老师所执教的六年级5个班中,六(5)和六(6)班学生整体答题情况比较好,所测试的欣赏成绩优秀率最高。试卷上的知识拓展题——画家与作品的连线题,学生回答较好,全年级只扣4分。而根据出示的大师作品《照镜子的少女》,请学生从构图、造型、色彩三方面进行赏析。大部分学生欣赏作品的感受丰富,表述规范完整,小部分学生不适应此类题型,有部分同学回答两方面,有的表述过于简单,因而扣分较多。徐老师在所执教的五(4)班进行了调研,其中优秀率73.5%,10个满分。本次测试以凡高的《星月夜》为题出了一道欣赏题,大部分学生能对大师的作品进行分析,用简短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少数学生积累太少,还是停留在画面内容的赏析上,不能用美术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如何让每一个年级的孩子都能在自身的美术素养基础上不断地得到提高,这必须有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划。所以,请课题组各位研究成员注意研究情况的积累,认真记录(如写观察日记、调研报告),随时研究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