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2012-2013下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发布时间:2013-06-2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课题阶段学年工作总结(2012-2013第二学期)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美术组 雍晓燕

     本学期结合市“十二五”备案课题中期评估汇报中课题专家组给出的指导建议,我们课题组共同学习尹少淳教授主编的《怎样上好设计.应用课》一书,对这一领域的关键词和教学目标有新了的认识。了解到功能、材料、技术和形式美感的重要配合,设计思想和设计功能的有统一。课题组共同商讨如何有目的地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开展深入研究,突出研究的核心,并尝试以四年级课堂作为试点,主要在生活用品的设计和制作教学上尝试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新策略的探究。总结如下:

一、立足学科特色性,体现“设计”意识。

  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设计,二是应用。两个部分相辅相成,设计的目的是了应用,应用必须要依靠设计的思想。设计从应用中来,最后也要服务于应用。立足学科特色,首先确立一种设计思想非常重要。并将这种设计思想贯穿到教学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来落实设计意识、思维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的思考,积极的参与,并能挑战自己创新。在雍晓燕老师的研究课四年级的《我设计的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建立设计思想,培养设计意识。

1、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设计意识

设计是生活的需要,生活中的物品也需要不断更新。引导学生对生活的事物多留心,多动脑。如《我设计的车》一课,可以引导学生先欣赏生活中的各种车,同时通过写生练习加深车的结构。找到各种车的什么共性和特点,多想想自行车为什么是两个轮?汽车是四个轮呢?在原有基础上还能怎么改进?符合当地的人文、地域、文化特点,或者更加符合不同年龄特征的人?怎样更环保?怎样更漂亮?怎样更方便等?在这样的欣赏思考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各种各样的车也诞生了。如:有动物形状的车,多轮多椅车。外观新颖,功能特别。

2、尝试草图练习,培养设计方法。

所有的设计思路最后是要形成具体物象的,运用小草图的形式将自己的设计想法表达出来,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一种设计的方法。所以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教师要鼓励孩子们画小草图,想到多少都可以画下来,也可以在一个小草图的基础上不断的修改。体验设计是由抽象的一种思想转变到一种具体的画面事物这样一个过程。在课上,我引导还不太用草图表现的设计意图的孩子,先将生活看到的车画下来,在此基础上再做修改。比如,保留车的轮胎,修改它的车身等。

 二、立足生活功能性,体现“应用”意识。

 强调功能性和材料性是这一教学领域的特征,它也和生活紧密联系。功能性就是适用性,有一定用途和目的的,是我们最终的设计目的。而最终的成品制作离不开材料,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这两点。

1、观察生活,获取有效设计资源

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从生活观察中获取设计的资源非常关键。观察生活中现有价值的事物,感受它的优越性和美观性;也可观察生活中值得改进与思考的现象与事物,观察生活中欠缺的事物。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去收集生活素材,可以是收集制作材料、产品信息、图片资料等。

2、寻找材料,形成有用设计作品

材料的选择更能体现作品的质感和立体感。同一件作品,是用泥做还是吸管做,差异很大。泥做的可能结实有质感,吸管做可能是会有形式美感,但功能性可能不会太强。如。我们学生,有用泥做的自行车,有纸卷做的。

抓住所研究领域着重“设计”和“应用”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实践。从点的突破到面的展开,逐步形成这一教学领域我们思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