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书籍:《中国美术鉴赏》、《西方美术鉴赏语言 》
中国美术鉴赏
目录
作 者:王诚浩,屈一锋 编著
出 版 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7-1
版 次:1
页 数:277
字 数:254000
印刷时间:2008-7-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307062030
包 装:平装
美术鉴赏是以美术作品为主要对象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复杂精神活动,是使美术作品和鉴赏者之间发生联系的桥梁,也是检验美术作品社会效果的重要途径。 美术鉴赏与人类的其他认识活动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存在与作用特征。认识、了解和掌握美术鉴赏的特点,既能帮助人类的美术创造实践活动,又能提高美术鉴赏者的水平。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鉴赏;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古代建筑鉴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中国近现代美术鉴赏;中国民间美术鉴赏等基本知识。
绪论
第一节 美术鉴赏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 美术的门类及基本特征
第一章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壁画
第三节 卷轴画
第二章 中国古代雕塑
第一节 陶俑
第二节 陵墓雕刻
第三节 石窟造像
第四节 青铜雕塑
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鉴赏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第三节 寺庙与佛塔
第四节 古典园林
第四章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陶瓷
第三节 青铜器
第四节 玉器与漆器
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美术鉴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画鉴赏
第三节 现代中国油画鉴赏
第四节 新兴木刻版画鉴赏
第六章 中国民间美术鉴赏
第一节 民间木版年画与剪纸
第二节 刺绣与印染
第三节 湖北民间美术
《西方美术鉴赏语言 》
丛书名: 走进艺术丛书 ISBN: 978-7-5633-7747-3
供应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年2月1日
编著者: 易英主编 译者:
版次: 1 印次: 1
页数: 242 语种:
纸张: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读者对象:
原价: ¥42.00 折扣价: ¥28.10 立刻节省:¥13.90
存量: 数量有限,抓紧购买
销量: 3
所属分类:
首页 >> 科学技术 >> 医学 >> 西医学、预防医学
分享到:开心网 白社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编辑推荐
本书为《走进艺术》系列之一的《西方美术鉴赏语言》,书中具体包括了:从探索走向辉煌——意大利文艺复兴、北欧文艺复兴——尼德兰和德国、风格的变迁 ——威尼斯画派与样式主义、人间戏剧——巴洛克与欧洲17世纪艺术、理性的欢乐——洛可可与欧洲18世纪艺术、古典颂歌与浪漫传奇——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直面人生与融入自然——现实主义艺术、光与色的缤纷世界——印象主义、先行者的故事——后印象主义等内容。
内容提要
公元前1 80年前后.规模宏大的宦斯祭
坛在柏加马王国的首都柏加马城落成了.在
这座祭坛上,希腊艺术经历了一场巨变。祭
坛上的浮雕饰带长达1 30米.表现了诸神与
巨人的战斗,其壮观使得在其中找寻原先希
腊雕刻和谐与优美的一切企图成为徒劳。艺
术家不顾一切地追求着戏剧性的视觉效果:
宙斯举起雷电棒向巨人投去,雅典娜则用手
揪着巨人的头发.胜利女神在她前面助威,
地母该亚从地下走出向雅典娜求情.求免除
儿子一死。为了使效果更加强烈,艺术家采
用了近乎独立的高浮雕方式,浮雕中的人物
几乎要从墙壁中跃出.涌向祭坛的台阶.仿
佛《最后的审判》中游离的恶鬼。古典时期
艺术中灵与肉的和谐、完整被彻底地撕裂
了——“它想动人.它也确实动人。”
节选
第一讲 信仰的力量——原始古代两河埃及美术
1879年,一位名叫马塞利诺·德·梭杜乌尔的西班牙工程师带着四岁的女儿玛丽亚来到距桑坦德约30公里处的阿尔塔米拉洞穴附近收集化石。小女孩偶然地爬进一个低矮的洞口,洞内一片漆黑。当她点燃蜡烛时,突然发现一只直瞪着的公牛的眼睛,她吓得大叫起来。举世闻名的保存有旧石器时代壁画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就这样被发现了。
时隔半个世纪,又一次偶然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另一处史前艺术的“地理大发现”:1940年,四个来自蒙蒂尼的法国少年前去探寻30多年前一棵大树被连根拔起后留下来的洞,洞里的通道将他们带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他们发现,在这个洞穴里,从洞顶到洞壁四周,都满布着绚丽的壁画。然而,考古学家们起先并不相信这样生动逼真的动物图画竟会出自冰河时代。在很长时间里,发现者都蒙受着“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罪名。直到后来在那些地方又陆续发现了简陋的石头工具和骨头工具,人们才越来越肯定那些野牛、长毛象和驯鹿图画确是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人”(属克罗马农人)之手。
这些洞窟中的动物图画显然是先勾线后涂色的,色彩以赭红与黑为主,绘制前先以动物的脂肪和鲜血调和颜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有一幅野牛壁画,垂死的野牛蜷缩的筋肉中还残留着最后的力量,准确的轮廓线和美丽的色彩赋予图画一种惊人的感染力。相比之下,位于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窟中的动物形象似乎不够精细,但却显得粗犷和奔放。
……
作者介绍
杨力
1951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原
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现为中央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
委员,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召集
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
组织撰写实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1989—2000),主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
划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学校艺术教
育史》,承担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外高
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主要译著有《西方古代美学
史》(合译)、 《体验音乐》等。曾在《中国音乐教
育》、 《美术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易英
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出生于湖南芷江,
198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5年硕士
半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主任、 《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 《世
界美术》主编。出版专著有《学院的黄昏》、 《中国
当代油画家个案研究——刘小东》、 《从英雄颂歌
到平凡世界——中国现代美术思潮》、 《偏锋——中
国当代艺术家评论》等,编著《西方现代艺术美学文
选·造型艺术卷》、《世界美术文选》等,翻译出版
《艺术与文明》、 《视觉与设计》、 《叛逆的思想》
等。
目录
第一讲 信仰的力量——原始古代两河埃及美术
第二讲 艺术的觉醒——古希腊美术
第三讲 帝国的缪斯与耶稣的幽灵——罗马及早期中世纪的艺术
第四讲 灵光广布的年代——中世纪美术
第五讲 从探索走向辉煌——意大利文艺复兴
第六讲 北欧文艺复兴——尼德兰和德国
第七讲 风格的变迁——威尼斯画派与样式主义
第八讲 人间戏剧——巴洛克与欧洲17世纪艺术
第九讲 理性的欢乐——洛可可与欧洲18世纪艺术
第十讲 古典颂歌与浪漫传奇——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第十一讲 尘封的佳酿——18、19世纪英国美术
第十二讲 直面人生与融入自然——现实主义艺术
第十三讲 光与色的缤纷世界——印象主义
第十四讲 先行者的故事——后印象主义
第十五讲 为艺术而艺术——现代主义
附录一 名词术语集解
附录二 西方美术大事年表
附录三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