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课题活动
发布时间:2013-06-0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部门
英语教研组
E学习项目组
时间
2013.6.2
缺席
 
主持人
李霞
地点
翠小第二电脑室
记录
主要
议题
一、 教师说课
戴春娟:我的这节课是节常态课,目标是能正确运用本课日常用语进行交际。在本课中我达到了基本教学目标,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就发现一些问题,在上完这节课后也更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个问题,就是不够开放,三年级小孩子的知识量比较小,所以放下去的内容回收的资源不够多;另外情景性的关注如何在课堂中体现这是我的疑问。
李佳维:本节课通过复习英语数字引出话题,学生对整点认识的辨认困难不大,最大的困难在于认不同形式的钟面,时间并用英语表达出来。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单词读音。课前请发音标准的同学事先录音拍微视频,课上让学生利用平板学习,备选学案需要用到耳机之类,但是耳机有些问题,所以只好放到课后完成,没能在课上使用非常可惜,下次希望能有更好的尝试。
二、 教师评课
梁小红:这两位老师为上这节课付出了很多努力,尤其是李佳维准备的非常充分,教案改了好几稿,也在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沟通,李佳维的课上利用pad的次数是三次,和试教相比少了些,为什么呢?试教上看口型学发音,但正式上却去掉了,英语主要重在口语交际,这样的调整其实更有效,实在。在李佳维使用平板的过程中其实我们都发现在英语教学上的功能并不是非常大,还是需要有个强大的后台支持才能更好的去利用,摸索之路挺不容易的,对两位老师表示敬意。课前花了那么多时间准备,今天在正式上的过程中也体现了激情的交流,戴老师朗读课文的时候用各种人物的语调让学生模仿,很精彩,有个小建议:看动画选时间的时候,时间可以具体化加个am/pm更明确一些,提高准确性。
谈丽金:戴老师的课她已经说出了她的问题,整堂课节奏快,学生也学的很扎实,不过在进入story time前是不是练得太多了,以至于后面的时间不是太足够,可能也和戴老师说的一样,不够开放。李佳维的课,平板技术很先进,参与的不多,在最后一个ticking time 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节课,学到些什么是个亮点,很不错。
石亚静:两个班在上课前做了个调查,从调查看基础一致,普遍喜欢的也一样没什么差别,总体来看学生相对比较喜欢生动的学习形式。E-learning是通过英语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通过英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很好的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传统课堂老师只能在有限时间掌握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E课堂就能很有效的把数据都提交上来,如果能搜集到更多和学习相关的资源会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在同桌问答时间的环节,第一节课学生运用自制的钟进行问答,很有序。第二节课更高效,但是对于平板的稳定性和学生操作的熟练度有一定要求。 传统教学在知识传授,社会性互动性方面等具有巨大优势,它有利于课堂效果的营造和积极的教学互动。E学习在资源的利用与分享手中性,课堂形式多样化,课后延伸性学习等具有巨大优势。
李霞:两节课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老师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经过这堂课教学目标有达成了吗?在戴老师的课上,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要不断倾听学生掌握到哪种程度,这是老师在教室的角色定位,可以站在学生层面去思考一下,在学句子的时候可以采用让学生做小老师互相交流,是否可以把学生主体地位往前推一推,让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人。有时老师会感觉不放心,不敢放手,是否可以尝试一下,慢慢放手。在确定目标的时候,具体化、精细化目标,学生要掌握到什么度,细节化的东西要梳理清楚。学生的差异资源,李老师的课怎么把很多东西舍掉了,其实没有舍,是前移和后续,这样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今天生成资源的利用,李老师的课上也出现了,it’s time for。。。两个老师为今天的课付出了很多心血,为今后后续的教育作了铺垫。
李佳维:对学生操作平板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时间是省下来了,但是乐趣却少了
芮艳:木棉花的第三站,英语团队真的很优秀,李佳维和英语团队的老师在前期把这么多事都做完了,E学习组要向英语团队致敬。当技术进来之后,我们总是希望平时传统课堂做不到的事情。当有了技术环境的时候希望有些改进,往前推进的步伐,就是应为有这样的目的才做了前测卷,做了这样的改进。今天的课堂我感觉更多的是齐步走的感觉,听试上感觉更加主动个性化的改进,但是因为平台不是很理想,一切从学生真实学习出发,真正为学生学习服务。提个建议:1、后期问卷问题,这次都是从情感上来检测,从情感知识能力上更好。2、平板使用,听故事选时间,李佳维的课上如果有个限时,录音放到完,学生就要停,专注度会更高。这个就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传统课堂无法了解完成与否。李老师及时把学生学习成果拿出来纠错,只是纠错过程一带而过,再详细一点会更好。用平板就是希望把它用的更好。感谢英语组,感谢戴老师全情参与。希望平板用的更常态一些。天天做一些变动就会有进步。
钱亢:我不懂英语,就E学习来谈谈。一、相信未来,让学生有更好的搏击的视野。二、深度融合,更好的为教学提供辅助功能。告别两个极端:1、秀技术2、主动接纳两者碰撞和融合。三、大大开拓,应该具有更多技术去探索,以点到面,开拓不同领域。虽然英语注重口语交际,但在具体学习中更应该考虑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还是可以放在课堂上尝试一下。
何老师:重点说说李老师的课,英语侧重应用,毕竟学生要考试,涉及到选择什么课来E学习,教学效果如何。平板的优势是什么,到具体教学上老师会更专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