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三:《美丽的盘子》
发布时间:2013-05-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2013-2013(下)美术课题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之一

    研讨课《美丽的盘子》教学设计及评课

一、教案

 

学校:二实小教育集团

年级:一年级

班级:一(3

人数:42

学科:美术

课题:美丽的盘子

教师:刘敏

日期:2013.5.16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欣赏各种盘子,让学生欣赏各种盘子,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文化、种类、形状、制作材料,感受盘子装饰纹样的艺术美。

技能目标:能用绘画的方式,选择适合纸盘形状的图案,装饰盘子。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这一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盘子为基础,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陶盘、瓷盘、漆器盘、纸盘等盘子艺术品。使学生了解到从小小的盘子上可以欣赏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内涵;了解到盘子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盘子上绘画的技巧,同时能把其他课程所学的内容融合到本课中,把大自然中美丽景色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美通过自己的制作展示出来,尤其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通过自己的巧手,使之变成各种好看的盘子装饰品、艺术品。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手工制作技能和审美能力,丰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2.学生分析

一年级上册《新花布 新花衣》一课,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盒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了解,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与此同时,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盘子,创新盘子的装饰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绝大多数孩子爱思考,且善于表现自己,接受外界的信息能力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充分给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加强操作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阶段处于“主观感觉表现期”,更多是喜欢画自己的生活、记忆和想象,几乎人人都爱画画。随着手指小肌肉的逐步发达、眼界的增多、心智的开启,他们会渴望画面具有造型元素、生活元素、色彩元素。但是他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并不希望画面被更多干涉,同时又渴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扬。一旦进入绘画状态,常有创意,然而耐心、持久心不够,需要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做适度的调节。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瓷盘艺术品图片,各种制作材料,纸盘等。2.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欣赏盘子的装饰图案,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掌握运用多种装饰方法,激发制作欲望和对美的追求。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装饰方法,装饰出美丽的盘子。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放式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圆片,你觉得它像什么?如果它是个盘子,怎样让它更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让盘子美丽起来。

2、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

像轮胎、像太阳、像盘子……

 

添画、让盘边卷起来……

利用圆纸片“像什么”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激发纸盘装饰意愿

一、走进博物馆

小小的盘子里面的学问可多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来欣赏古代各时期的美丽盘子吧!

1、盘子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欣赏哪个?猜一猜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指导学生对陶盘、瓷盘图片进行简单的评述、探讨。交流各自所知道的有关盘子的小知识。

师小结:欣赏了古代的盘子,我们知道小小的盘子可以用动物、植物、生活中的事物来装饰。下面我们 一起去访问一下艺术家,向他们学习装饰盘子的方法。

 

 

 

龙纹

鱼和鹤

色块的搭配

鸟与叶子

石榴图—寓意:多子多孙

鱼与船

 

 

学生欣赏、探究学习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margin: 0cm 0cm 0pt; mso-line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