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进度的架构与实施策略>>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体育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总结
发布时间:2013-01-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建全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进度的架构与实施策略》课题
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总结
光阴苒苒,岁月轮回,对于课题研,我们课题组在一年半的研究过程中了挑战、充实和收获,也算是勤勤恳恳,与集团课题组的老师团结协作,满满当当。我们体育“十二五”备案课题在校教科室的组织下,“立足课堂 扎实研究,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作为一名普通的课题责任人,深刻体会到教育集团需要我们,师生需要我们,“课题无大小,要扎实认真做”。
我们的课题是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二实小“十二五”备案课题子课题,2011年6月16日,学校对市十二五备案的12个课题举行了集体开题活动,2012年11月,参加天宁区课题的验收,汇报了6分钟,2012年12月14日,又进行了申报市级课题的汇报;积极准备,争取进入市级备案课题。本学期我们课题做了如下工作:
一、定位思考 课题方向不变
我们的思考是:一是构建二实小集团范围内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体系,不仅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要求。通过构建二实小《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可以为体育教师们作为实践2011年版《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资料,为扎实有效的备课奠定基础。二是构建集团内《体育与健康》学生必学内容,能够加强教材实施的可操作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让小学不同水平的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基本技能,促进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三是构建集团内部《体育与健康》必学的教学内容,能够加强教师的有效操作,促进教师提高学科教学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四是集团内确定学生必学的教学内容,有助于集团教研组体育教学内容和谐统一,有效改变体育学科教学管理的松散状态,有助于学科教学同步发展,共同教研,有时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使得集团内部体育学科学生学业评价统一,为教师们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参考标准。这对整个集团内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扎实研究 取得初步绩效
1.梳理教材,分析存在利弊 我们梳理了目前小学阶段使用的教材,小学体育学科只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教师用书,那些原有教材内容及编排方式,已经不太适应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与2011年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存在差异,其表现在:教材的内容缺乏阶段性、梯度和整体性;课时与课时之间缺乏连续性;教材内容缺乏连续性;教学缺乏连续性;教材编排缺乏整体性意识;体育由原来的每周两节,增加至1-2年级每周四节,3-6每周三节。课时增加了。
通过梳理教材我们得出结论:由于有些田径类项目的“单项教学计划”与课时内容安排之间严重脱节,容易造成每节课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也是零星的,杂乱的,因而造成了长期以来那种“花费的时间多、收到的效果低”的不良现状。特别是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没有站在新课程实施的宏观层面上来预设整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每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没有以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来审视设计,导致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学习内容“支离破碎”,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带来的后果是教师上课随意性比较大,这样的教学,“育人价值”目标难以体现。正是我们研究深入,为我们今后的研究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2.找准切点,架构教学进度 教学过程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系列过程,从全年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学期教学计划,再到单元计划直至课时计划的实施,每个教学目标和内容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落实,教学过程的安排成为了一个有系统的整体。
我们找到研究的切入点:首先,课题组在研究中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在教材梳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所教年级进行了学年、学期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包括本学期体育与健康知识,学生必学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本学期考核内容(三项体能两项技能),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等方面。形成1-6年级学年、学期教学内容框架。然后根据1-6年级学年、学期教学内容制定1-6年级12个学期的教学进度,水平一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呈现年级各项教材的序次。便于教师们备课与参考。
由此可见,教学进度是全年和学期教学进度的具体再现,是架构课时计划(教案)的桥梁,是主体单元的集合体,是制订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概念地图,使得教师的课时计划制订更有依据可循。有了教学进度的合理规划,教师要面临的困惑就很好解决了。依据教学进度这个“蓝图”,进行备课。不仅能够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有效地开展,而且能最大化地拓展教材内容的“育人价值”。
3.体现五性,架构学习桥梁   课题组针对上述情况,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科育人角度出发,在继承人教版和省编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小学部分田径类教材项目进行了创造性地选择与改造,通过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等途径,初步架构了小学阶段水平年级教学进度,总结提炼架构教学进度遵循“五个性”:主题性。把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单元。连续性。课时的设计是连续的,根据教学的需要,课时一般设计为5课左右,上课也是一堂课一堂课地连续上,设计的每一节课都只是单元体系中的一部分。递进性。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内容呈现递进性,教学步骤的设计呈现层次性。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学习也是呈现递进性,就一个连续的单元而言,教学内容的呈现也要有递进性,同一水平同一年级、不同水平年级之间也要考虑教材安排的递进结构,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整体性。从整体上考虑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综合地考虑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材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师生活动的规范以及器材等一系列问题,进而构建其基本的教学框架,并通过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检验、调整与修正,以确立整体呈现“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使得教学内容实现最佳的“育人功能”。健康性。突出体育学科的特性,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学生身、心、社健康地发展,教材内容、手段的健康、运动负荷、场地设计的安全,一句话,开发的教材资源要有“体育味”。
4.重组资源,生成精品案例   我们以课题为载体,除了架构小学阶段教学进度外,形成了体育“精品”系列案例,如系列研究一:主题单元精品案例设计《前滚翻》,由叶伟锋老师设计,获全国案例设计一等奖;系列研究二:水平一(二年级)单、双脚连续跳跃教材的系列案例(由蒋建全设计获全国案例设计二等奖),采用了“同题异构”的教学研究方式;展示了同一水平同一年级,不同课型,不同教法设计的研究,即为同一节的内容(单双脚跳跃),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设计出不同的结构、风格的课,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构成了不同特点的课;系列研究三:主题单元精品案例设计《跳跃》由范德举老师设计,获全国案例设计二等奖;系列研究四:主题单元精品案例设计《实心球》,由钱亢老师设计获全国案例设计二等奖;系列案例研究五:水平一小学(二年级)“排球游戏”单元教学案例,展示了以同一水平,同一年级的排球游戏设计的研究;系列研究六:水平一(一二年级)走步类教材的系列案例,展示了同一水平,不同年级教学内容呈现递进式,梯度型的设计研究;
三、架构进度 水平框架初成
1.教学进度的架构,有效地体现了新版义务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
我们已经初步架构了小学1-3水平六个年级学年、学期计划教学进度的内容(见下表)

 

水 平
年 级
学年、学期计划
教学进度
特色教材
水平一
一年级
一年级学年学期计划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二年级
二年级学年学期计划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水平二
三年级
三年级学年学期计划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武术校本资料
(正在完善中)
四年级
四年级学年学期计划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武术校本资料
(正在完善中)
水平三
五年级
五年级学年学期计划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六年级
六年级学年学期计划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四、成员阶段研究成果一览(截止2013年1月)

 

           
蒋建全
课题组长,全面负责课题。
论文《2011年版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单元教学计划设计的思考与实践》全国一等奖2012.10
案例《跳跃》教学计划获得全国十四城市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2012.04
叶伟锋
课题副组长,全面负责课题。
撰写《前滚翻》单元设计获全国十四城市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2012.04
钱 亢
副组长,负责课题计划、实施、总结。
执教《接力跑》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优秀课评比一等奖2012年
撰写《双手前抛实心球》单元设计获全国十四城市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2012.04
撰写《例谈小学体育课堂设计合作性学习的策略》发表于《体育教学》2012.05
撰写《成长记录袋在体育课程评价中的应用与反思》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2012.02
撰写《略谈体育“同题异构”的“求同”与“存异”》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2012.3
撰写论文《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2012.5
撰写《论学生体育活动的双重安全保障》第十一届中运会科报会二等奖、江苏省一等奖
撰写《常州市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视力成因及干预措施研究》常州市二等奖
拍摄常州市精品课《跨越式跳高》获优秀奖2011年
获天宁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一等奖
范德举
课题成员,负责课题具体实施。
撰写《跳跃》单元设计获全国十四城市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2012.04
撰写《常州市小学低年级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状况和训练策略研究》全国三等奖
撰写《羽毛球多球练习对发展学生体能是实验分析》江苏省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构建二年级学年、学期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进度
张 燕
课题成员,负责课题具体实施。
构建三年级学年、学期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进度
张绍光
课题成员,负责课题具体实施。
天宁区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
构建四年级学年、学期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进度
闫萍萍
课题成员,负责课题具体实施。
撰写《正确理解概念,推进小学体育有效教学》发表于《学生之友》2011.9
撰写《扩展即时评价,优化教学效果》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11.11
构建一年级学年、学期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进度
石成龙
课题成员,负责课题具体实施。
构建五年级学年、学期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进度
刘春辉
课题成员,负责课题具体实施。
构建六年级学年、学期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进度
 
五、今后设想 继续研究之路
今后我们进一步完善小学阶段教学进度的架构,“架构-实践-再架构-再实践”循环往复,设计编写的思路就是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与选择性相结合,规定学生必学内容应该占有较大比重,而且整合常州市天宁区小学体育学生学业质量检测项目,常州市小学生学业质量检测项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项目,其余有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相应补充,努力朝如下方向研究:一是架构的学年、学期教材,各水平的教学进度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集团体育教师们提供借鉴、模仿,就作为本集团的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具有纲要性,学年、学期教材,各水平的教学进度的架构是为体育老师制定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重要参照和依据对集团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性;三是保底性,强调学生必学教材的一些内容,成为学生锻炼身体、技能学习及身心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样制定出一套符合二实小集团的体育教学进度,推进课程实施,改进和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让教师在学科教学规范的基础上得到专业化发展。
 
                                                        
                                                        执笔:蒋建全

                                                            2013.1.2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