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莫高窟》说课 陆芳
发布时间:2012-11-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                                                    过程类
                                     《莫高窟》说课   陆芳
这堂课是在一导二推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推,原先像这样的文章,我们需要两课时完成,在学完前两课后的第三推就可以加速度了,一课时完成,与前两篇课文相通的地方,不再花更多的时间,而用在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上面。
本单元的三篇涉及到三篇写景的文章:《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从低年级的写景词串开始,每一册书中都会有涉及到写景的文章。站在整个单元、整个年段,整体把握,统盘考虑,系统关注、能够让学生有序地、有一定质量地完成阅读全过程。
开门见山,直接说一下课上完后的三大感受。
一、浅层的认识,进入深层解读
编写提纲的学习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总分总的结构认识,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景观已经不再是本堂课的学习难点。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将编写提纲重点放在景物特点的准确把握。课堂上通过两种预习资源的异同对比,引导学生继续关注段落结构特点,学会找中心句或过渡句中的关键词,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编写提纲。从而在后续的习作中学习用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来进行谋篇布局打基础。
二、运用生成资源,进行拾遗补缺
原先学生学习写景类课文,学生关注的更多的是文章表现的内容,而会忽略语言表达的方法和特点。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品特点和学写法上!学生呈现出的学习状态超出了我的预计,呈现出多样的资源,就品壁画宏伟瑰丽的特点为例,学生小到关注课文中的抽象数字、标点的作用大到点与面的描写,排比句式的运用都有所涉及。从语言内容到表达方式。他们在主动学习中萌生出来的智慧大大地冲击了我。但这些都是点状的,因此,每一环节后都有一个小总结和提升,形成学生学习的“方法结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方法结构去认知,去尝试学习第二小节。
三、转化言语内容,理解文中情感
学生通过品读,体悟,能感受到彩塑精妙绝伦和壁画的宏伟瑰丽,但仅停留在景美上还不够,还要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认知逐渐进入到丰富的情感,于是在学习藏经洞一小节时,架设了课内外的联系,补充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引导学生为祖国古代文化骄傲的同时感受到涩涩的酸楚。增强民族自豪感。不仅习得了语言,发展了思维,还发展了情感。同时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写景类课文”阅读方法结构的过程。
 
遗憾一:
1.我想教学时重心先下再上再下再上,推进就有合力。
(在每一环节的小总结后,再让学生生从思想、思维、语言三方面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2. 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体会和感悟,让他们的思维在交流中融汇,生生互动还不够。高段的表达要关注大段的阐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意思上。也可用上总分的结构,点面的方式。先总体概述自己的观点,再具体阐述原因。做到无时无处都在语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