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五年级第三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宋晓艳)
发布时间:2012-11-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二实小
年级:五年级
班级:五(5)
人数:  51
学科:语文
课题:第三单元导读
教师:宋晓艳
日期: 2012.12
一、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学习故事类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
2.通过异同的比较,初步感知同一体裁下每篇课文的独特之处,了解学习方法
3.尝试小组合作完成单元导语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四篇文章,主题为“故事单元”,但故事的类型不同,有成语故事、名人轶事、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由3个故事组成。《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都选自《韩非子》,《画龙点睛》选自《历代名画记》。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推敲》是名人轶事,讲述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嫦娥奔月》是神话传说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伊索寓言》由三则寓言故事组成。《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2.学生分析
这个班是我今年刚接手的班级,我们班的学生这学期已经有了三次导读课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预习阶段完成语言积累、比较异同、质疑问难和课外阅读推荐。这四个部分中,语言积累的形式正逐步走向丰富化,课外阅读推荐也在有序开展。但从这几次的导读课来看,异同的比较和质疑问难是学生的弱点。这两个方面学生关注的角度较少,还需要拓展学生思考的角度。导语还没有完整版地呈现过,只是从上一单元的导读开始了写单课的推荐词。
本节导读课,重点落在阅读发现和学写导语这两个方面,阅读发现中,指导学生多角度来发现,体裁、结构、主题、语言风格、课后要求、题目……让学生的思维更多元,更深入地了解单元和课文的特点。
在单课推荐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呈现单元导语,逐步向独立完成单元导语过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放式导入
1.我们学过了哪几个主题单元?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单元。
1.回忆交流。
 
 
 
 
 
 
 
 
 
 
 
一、
阅读发现
 
1.在预习过程中,你发现这几篇文章有什么异同点?
2.指导归纳异同。
 
 
3.学习故事类课文要关注什么?人物和情节
4.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课后问题要求复述和讲故事,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呢?
6.《伊索寓言》后面还有推荐阅读,你也能来推荐和本单元有关的阅读书目吗?
 
1.读课题。
2.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体裁、结构、主题、语言风格、课后要求、题目……
交流异同
3.交流故事中的主人公。
 
4.抓住主人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交流后得出:要讲好故事就要抓情节。
 
6.用一句话来推荐书目。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异同,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故事类课文的概括方法。
 
 
让学生明确后续的学习目标。
 
通过推荐阅读,打开学生的阅读面,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学写导语
1.根据我们刚才交流的内容,请你选择一篇或几篇写推荐词。
 
1.    写推荐词。
2.    小组交流。
3.    合作呈现单元导语。
根据学生的能力写推荐词,逐步向单元导语过渡。
总结过渡
激发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讲一个故事,看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
作业设计
完善单元“学习单”。
板书设计
                            人物          情节              同: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楚国人     起因-经过-结果        异: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画龙点睛        张僧繇
名人轶事   推敲             贾岛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牧童和狼
           蝉和狐狸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