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发言)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
发布时间:2012-11-0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

(常州市规划办备案课题中期汇报稿)

今天,汇报的课题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ppt2

一、研究背景与前期准备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但是,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我们发现,教师课程执行中明显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概括如下:ppt3面对这些问题,课标留有的创造时空和专家的把脉指导给了我们研究的方向和行动的路径。

Ppt4走过十一五课题扎实研究的我们,有着丰实的实践基础,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新的研究,我们进行了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先行的文本借鉴。

二、策划理念与价值追求

请看,这是我们研究的策划理念:ppt5      这是我们研究的价值追求:ppt6

三、研究过程与研究策略ppt7

透过这张表格可以看到我们采用统分结合、前移后续的研究策略来分阶段来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的每一步。统——就是在课题组的规划下各年级以课标为基础要求,ppt89按单、双周开展学科组和教研组双循环研究,主要是研制年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以单元教学为载体统一研究的推进过程,做到实践反思与编撰审稿同步进行。ppt101112分——各年级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开展过程实践,组内成员分板块按内容按要求合作开展各领域的研究。在前有专家骨干的引领,后有学科教师的全员参与;前有理论框架体系的架构,后有日常实践的跟进;前有阶段研究的互动,后有把脉调整的累进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形成了螺旋上升的闭合生长系统。

ppt13-15这是我们通过课题网页留下的研究轨迹。通过一次次的研讨聚焦、一次次的课堂实践,智慧生成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师生发展融为一体的良好态势。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提升了教师系统化、整体化、特色化地表达理论与实践双向互通、相互诠释的能力,形成了学科各年段教学指导序列。

四、阶段成果

ppt16我们认为研究推进一年多来,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也看到了一些显性成果,具体表现为以下五方面:

ppt17这是我们的结构框架。目前经过内外、上下的多次反复论证已初具成型,也得到了市级和新基础专家的肯定。通过列表的比对,大家可以看到,它将国家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化、校本化、系列化地进行了表达。ppt17超链接】这是我们的过程性资料和成果的梳理。

ppt18我们在研制实施中将语文学科教学研究推向新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点击1单元导读课、单元推进课、单元总结课形成了教学系列化地推进,打造二实小语文学科“开放·灵动”的课堂特色,多为老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或多次承担市区研讨活动、开放活动,赢得了兄弟学校的赞誉和与会专家的好评。课题研究成人成事的价值追求得到了充分体现。

点击2期间,学生的整体意识、结构意识、学科关键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升,教师更是在研究中发展、在研究中成长。这些研究成果增加了课题组成员研究的信心和力量。

五、问题反思与后续设想

ppt19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关注以下问题,形成新突破。

ppt20我们期待通过中期总结和专家的指导能将研究推向纵深处,成效也能及时提炼并辐射引领面上有需求的兄弟学校。欢迎在座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