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六年级导读课点评整理
陈水香
一、 潘银婷
1、教师有学生意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在学生自学、自悟、自导过程中尽显人文关怀。
2、单元整体性教学需要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教学,预习单的加入更逼着学生去预习,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予渔,教给孩子方法,让他们能举一反三,也能加快教师的教学进度。
4、但是,在预习单的设计上,仍需商讨,六年级孩子的预习单如何体现新基础的开放,那就得让预习单更加个性化的呈现出孩子的状态。
5、老师的引领作用在导读课这类课型中如何呈现,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6、导读课统领了一个单元,有些问题都在导读课上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为学生的进入学习提供了方法,那节省下来的时间做什么呢?
二、张淑嫣
1、要想实现新基础的开放性,就得不遗余力地开展多项互动。
2、新基础的老师要少用总结性语言,多用启发性字眼,发掘资源,从而践行新基础的核心理念。
三、郦少春
语文课有她独特的魅力,她的这种魅力是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离文字再近些,才能产生共鸣。
四、高鸣鸿
要正确处理好给予与引领的关系。
1、在引领中形成结构(也就是新基础强调的“用结构”)。
在学生开放过程中,充分呈现他们的资源,教师要注意对资源的选择与评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所呈现的资源差异,要能捕捉到作为全部学生可以提升的地方;对于优质资源要能够及时的整理与总结。
3、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对刚学到的新知能够自主完善与运用,并且内化。这也是新基础所强调的“用结构”。
五、李政涛
单元类结构教学的突破与生长,但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
1、教学设计具体、清晰。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感强,其中教材分析强调了本单元课文在内容、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点,但在学情分析具体到位。
2、单元预习单的设计如何体现年段感?支架与载体不完善,单元预习单在新基础研究上必须要有弹性,要随着年段的变化不断提升思维积累,增强挑战性。
3、累积累是不错的生长点,但学生在这块上的学校效率太低。在这里必须要思考怎样避免让积累沉睡,怎样让它沸腾、激活?不妨采用这样的方式:通过记笔记,把别人的积累内化为自己,将积累到的字词写一段话,灵活运用,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积累。
4、质疑解难,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提供解疑的方法,培养生命自觉。
5、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反差大,开放度不够。
(1)开放与重心下移要做到
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形成网状互动。
把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工具权、总结权放给学生。
(2)目标设计与学情设计的整合度不够,缺回述。
(3)导读与推进的关系中缺教学过程中的衔接。
导读课要导单元核心
导读课要导问题,导单元整体,分门别类
导读课要导比较
(4)鼓励学生做个性化的名人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