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题组工作计划
(2012.9——2013.1)
【指导思想】
本学期,英语教研组将在集团一体化的管理背景下,在市教研室、天宁区教研室及集团三年规范的引领下,自觉开展“生命.实践”合作校研究,以提升常规教学品质为底线,以集团每月联合主题教研为途径,有效实施“十二五”课题“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研究,不断增强英语教师的学习意识、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时效意识,在集团融合的推进过程中,寻求师生的新发展,学科质量提升的新策略,合作科研的新范式。
【主要工作】
一、日常研究——学习新课标,探索新策略
1.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组织集团内全体英语教师共同学习修订后的新课标,同时学习《小学英语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学建议》以及《常州市小学英语写的教学建议》等文本,领会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分析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要求,关注对学生语用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培养;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等几个专题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收获文化新理念、思考新视角;拓宽教师视野,明确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
2. 探索新教材,建立新教学模块
从期初的新教材体系梳理到每月一次以板块教学为抓手的课堂教学研讨,明确三年级的年段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语用能力。
3.完善质量监控,提升教学质量
以课堂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为突破口,结合校本教学质量监控,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从学生立场出发,针对各册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评价点各有侧重的年级专项检测,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突破。既给学生的英语学习适时补充前行动力和精神鼓励,也为学校更准确、更客观地评价师生的日常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有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水平教学确立各年段关键能力的培养,确定明确的各年段学生考核要求,如:三年级重在兴趣、习惯的养成,包括指读习惯、书写习惯、对话习惯、小组活动习惯、听录音习惯等;四年级重在课文朗读和表演,尤其是集体朗读和小组表演;五年级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和交流能力,其中包括话题表述、自主提问、话轮转换能力;六年级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能根据话题、情境、提示进行小语篇写作等等,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课题研究——深度整合,引领成长
本学期,学校将面临:学科主动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省“十二五”子课题申报论证活动;市“十二五”备案课题的推进研讨;学科校本纲要初稿的实践论证和修改完善;学科知识管理和资源建设等活动。我组将以省级十二五课题为抓手,在整体构建校英语学科纲要基础上,带领教师开展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并及时提炼有效策略和研究成果,引领不同梯队教师在参与与实践过程中提升能力。
1.跟进研究内容,明确研究目标。
上学期,我们对单元整体研究的整体转型作了备课层面的梳理,本学期学科组将切实落实课标修订稿的学习与实践的同步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纲要编写与实践研究的一体性,把纲要已有稿件作为日常教研素材,将专题内容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组合式研究,教研组长分阶段、分单元、分专题分配到每月的集体备课中去,组织学习尝试、实践论证,集中教研组力量对结构、内容、表述进行修改完善。对缺漏部分进行再梳理,再实践,再创造,再总结。学期结束,组织骨干教师以年段为单位进行质量把关。
2.深化双周教研机制,单周校本研究
在上学期坚持双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本学期将实现两校区教研组活动的完全融合,通过增加研究的密度,促进两校区教师内部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研究的质量提升。双周主要是开展“单元整体设计”和“专题型”课型研究,单周分校区各抓研究重点。二实小校区:在纲要撰写的基础上,每周逐单元集体进行梳理并调整、增补、删减、优化、完善;翠小校区:在分析教学的同时,学习理论,增强理论学习及分析、反思能力。两校区同时推进“课堂前三分钟积累”活动,并在阶段总结时及时上传积累的内容。
3.实施“整体单元设计”教学,提升整体把握教材能力
充分发挥两校的优质资源,通过开展三年级新教材的课例研究,改变传统的教研活动的听评课模式,分校区,团队整体备课并进行课堂实践、说课、评课、总结、提升。这种科研形式,即能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教学重难点,也能通过团队合作的力量解决困惑、提升教学质量。
4.团队“专题型”课型合作研讨,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
分年级开展“专题型”课型:四年级——朗读课型;五年级——阅读课型(结合市课题:课外阅读漂流);六年级——写作课型。两校区级部在期初申报一次活动,确定活动负责人、理论导读、课堂实践、说课、评课具体人员名单。通过专项课型的合作研讨,促进级部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
5.推进“新基础研究”,实践中检验
在“新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实践中践行新基础理念的推进,如“价值”是否提升,“重心”是否下移,课堂是否“开放”等等。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理念,在常态课上,努力践行;在每次的教学反思中,也需要围绕——“新基础教育”教学设计评价表、“新基础教育”教学过程评价表、“新基础教育”教学反思评价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新基础”的理念渗透度。
5.抓实专业学习,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注重整个团队各梯队成员的成长,开展师徒结对、通过五级梯队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成员共同进步;以参加区基本功比赛为契机,充分利用组内资源,提高教师对英语口语、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的自我学习,提升教师口语表达、观课、议课、评课的能力,在锤炼自身基本功、提高英语综合素养的同时,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6.积极参加师生各级各类比赛
积极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在校接触英语的机会,举行单词记忆大比拼、手抄报比赛、英语口语竞赛(包括课本诗歌朗诵、歌曲比赛、演讲、课本剧)、英语能力竞赛等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具体安排】
教研活动安排表
阶段重点工作
|
教研活动安排
|
||||
周次
|
日期
|
内容
|
范围
|
||
九月
|
1.开学教学常规调研。
(点:四年级—面:其他年级)。
2.刘娜佳老师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师评优课选拔比赛。
3.观摩江苏省英语评优课。
4.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一)
5.纲要研讨
|
|
1日
|
学习学科组计划、制订教研组计划
|
课程部
|
1
|
7日
|
二实小:课程资源开发(一)
翠小:理论学习(一)
|
|
||
2
|
14日
|
部分教师观摩江苏省英语评优课。(9月20-22日 连云港)
联合教研一:四年级朗读课型理论学习
|
四年级部
|
||
3
|
21日
|
二实小:课程资源开发(二)、集体备课
翠小:理论学习(二)
|
|
||
4
|
28日
|
联合教研二: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一)
|
二实小
|
||
十月
|
1.纲要研讨。
2.备课质量调研。
3.区基本功竞赛。
4.常州市英语学会论文竞赛。
5.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二)。
|
5
|
5日
|
国庆休息
|
|
6
|
12日
|
联合教研三:四年级朗读课型实践研讨
|
四年级部
|
||
7
|
19日
|
二实小:课程资源利用(一)
翠小:理论学习(三)、集体备课
|
|
||
8
|
26日
|
联合教研四: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二)
|
翠小
|
||
十一月
|
1.纲要研讨。
2.期中学科关键能力质量检测。
3.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网络平台英语口语测试。
4.区部分年级学业质量调研
5.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三)。
|
9
|
2日
|
二实小:课程资源利用(二)
翠小:理论学习(四)
|
|
10
|
9日
|
联合教研五:五年级阅读课型理论学习
|
五年级部
|
||
11
|
16日
|
期中学科关键能力质量检测
|
|
||
12
|
23日
|
联合教研六: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三)
|
二实小
|
||
13
|
30日
|
二实小:课程资源利用(三)
翠小:理论学习(四)
|
|
||
十二月
|
1.纲要研讨
2.作业质量调研
3.区、市三年级整班。
4.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四)。
|
14
|
7日
|
联合教研:五年级阅读课型实践研讨
|
五年级部
|
15
|
14日
|
校三年级学生英语口语比赛
|
|
||
16
|
21日
|
联合教研: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四)
|
翠小
|
||
17
|
28日
|
二实小:课程资源利用(四)
翠小:理论学习(五)
|
|
||
一月
|
1.期末测试及质量分析。
2.教研组、学科组总结。
|
18
|
4日
|
联合教研:六年级写作课型理论学习
|
六年级部
|
19
|
11日
|
联合教研:六年级写作课型实践研讨
|
|
||
20
|
18日
|
英语学业质量评价研讨
|
六年级部
|
||
21
|
|
期末质量分析、教研组工作总结交流
|
|
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