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段音乐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心得反思>>文章内容
律动教学在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2-07-0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高君

 

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所以音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
在欣赏打击曲《鸭子拌嘴》时,我通过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讲讲演演图片中发生的故事,然后在请学生边看图边欣赏音乐,最后再让他们随着音乐来动一动、演一演,学一学鸭子的叫和吵闹声,给他们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这样学生很快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种感受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所以,音乐欣赏,只要开放学生的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这是一首音乐语言非常丰富生动的欣赏教材,虽然加了一些解说词,但小学生较难深入理解抽象的音乐语言。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龟兔赛跑的全过程制作成几幅精美的动画,并配上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让学生边看着有趣的动画边听着音乐对乐曲进行欣赏。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模仿动画中小动物们的动作,每人扮演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随着音乐“动起来”。乐曲的第一部分是“大森林的早晨”,音乐优美徐缓,孩子们跟着动画中的镜头,有的伸开双臂表示迎接朝阳,有的小手慢慢张开表示花在开放,有的装成一棵大树在清晨的微风中随风摇荡,孩子们边看着动画边听着音乐边自由舞动,尽管孩子们的舞动不算太优美,但他们都融入到了音乐的中,那样的投入是另一种美。龟兔赛跑时,我选了两段分别代表乌龟和兔子的音乐,让孩子们听着音乐到老师这儿来选择相应的头饰,然后让几位动作表现力强的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演龟和兔,其余的小朋友还是原来的角色,随着音乐的发展,边欣赏边表演,“龟”和“兔”真的赛跑起来,其他“小动物”一会儿热烈欢乐,一会儿喊“加油”,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乐曲的结尾是“兔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改正了缺点,和大家跳起了欢乐的舞”,这时的小朋友们呀情不自禁地跳着、笑着,好象都成为音乐故事中的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这种热烈的气氛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亲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内容,同时爱对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