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抓手开展本学期的研究工作。
一、积极创造平台,提高师生研究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树立起教师在现代传媒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技能的养成,组织老师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课例大赛”、“江苏省第十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等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都积极参与了比赛,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6名。在拍摄课例过程中,老师们设计、试上、研讨、修改,不断调整最佳方案,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各科老师有多篇相关论文获奖或发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整正实现了教师学生同生共长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二、争取专家指导,增强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在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总课题研究方案;邀请省、市电教馆及教科所的专家来校组织开题论证;积极听取北郊小学徐校长的IMATH讲座,向同行学习成功经验,借助于自己学校已有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校内局域网等已有技术环境为学生开设小型“研究性课程”,开展尝试性研究。在借鉴摸索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科特点各异,学校实际情况不同,为了避免研究的散点化,为了形成整个研究的系统化思考,今后的研究还需分科分媒体展开,使活动更具连贯性,更有突破力。目前我们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教师,今后还要再多研究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异域学习,打破学科学习活动的局限性
在徐玥老师赴成都参加全国白板课比赛期间,我们组织课题组老师共同参与了课的设计、准备、试教研讨、拍摄、研讨等一系列活动。我们发出了邀请函,打破学科组的限制,让各科老师从不同角度出谋划策,有的老师帮助制作教具板书,有的老师帮助课的拍摄,有的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准备,徐老师的课在大家的帮助下精益求精。研讨过程中,老师们还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今后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的观摩、点评,突破时空的局限,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的研究活动中来等等。
整体而言,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还处于一路做一路看的状态,各科研究过程都分工进行,合作的痕迹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没有统一的思考和计划。今后,在研究的系统性、学科的分工合作方面要提前思考策划,使研究力量更集中,研究活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