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体态律动设计意图
|
第一环节:
情境创设 律动导入
|
1.师生问好
2.观看视频《春天在哪里》。
|
1.师生问好
2.播放视频《春天在哪里》,与学生律动表演寻找春天。
|
1.师生问好,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
2.通过律动导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生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律动导入,师生在律动过程中兴趣盎然,激发学生学习情绪,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
第二环节:
乐曲欣赏
参与体验
|
1.欣赏花卉视频,教师简略介绍花会。
2.分段欣赏
(1)聆听乐曲引子部分。
①初听音乐,语言表达。
②复听音乐,肢体表现。
(2)聆听乐曲A段。
①初听,感受音乐表现的是赶花会中的哪个场景,从音乐要素分析乐段,让学生即兴的用动作表现赶花会人们的脚步。
②出示图谱,复听音乐,用身势表现。
③三听A段,加入丰富的肢体表现花会赶路的场景。
(3)聆听乐曲B段
①对比欣赏,感受音乐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描述赶花会的哪个场景。
②用线条、图形表现音乐情绪。
(4)聆听乐曲A’
①初听,你觉得它熟悉吗?和哪个乐段相似?
②细听尾部不同段落,用手表现渐行渐远的人们。
3.完整聆听乐曲。
(1)揭示曲名
(2)完整聆听,表演音乐
|
1.让学生观看花会视频,了解花会。
2.分段欣赏乐曲
(1)聆听乐曲引子。
跟随老师的探照灯看一看四幅图画,感受音乐表现的是哪幅画面。
用语言、肢体(沉睡、伸懒腰、问好)表现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清晨。
(2)聆听乐曲A段
初听A段,根据音乐情绪、速度等要素感受赶花会前人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踏着轻快/急切的脚步出发的场景,请个别学生表演。
复听音乐,根据教师出示的图谱,关注情绪、速度等要素,师生共同参与声势表现。
三听,观看图片,模仿图片中赶花会的人们有的挑着担,有着背着篓,有的撑着伞。完整表演A段。
(3)聆听乐曲B段
初听,从速度、情绪方面对比欣赏B段,较慢的速度,舒缓的情绪表现了一幅人们悠闲赏花的情景。
师生在音乐声中,用笔在白板上画线条、图形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4)聆听A’段
初听,它与第一乐段相似,尾部不同,表达了人们依依不舍的离开花会的场景。
用手势的高低表现人们消失在美丽的夕阳中。
3.完整欣赏
了解民乐合奏曲《赶花会》,根据四幅图画,整体感知、表演音乐。
|
1.通过欣赏花会视频,将学生带入赶花会的现场。
(1)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艺术想象力。通过听觉选择合适的画面,用语言、肢体等多种表现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肢体表现力。运用图谱,让全班用较为简单的身势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通过模仿图片中赶花会人们心的动作,大胆想象各种赶路的动作,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解与表现。
(3)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形象表现力。利用白板的即时书写功能,在听音乐的过程中用线条、图形表现音乐,让音乐具体形象的呈现。
(4)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感知力。利用白板的拖动副本功能,让学生感受到与乐段A的相似之处,用简单的手部动作表现出两段音乐的不同之处。
3.以故事的情节引导孩子们分段、整体欣赏音乐。从音乐各个要素,抓住每段音乐的特点,从局部到总体细致的感知,为整体的乐曲表演铺垫。
|
体态律动表现出乐曲引子的情境,用简单的肢体表现场景,激发学生想象力。
让孩子们用线条、图形来画画音乐情绪,用具象的线条来表现抽象的音乐是本课亮点之一。
整体的综合表演,不仅激发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让学生关注了音乐的各个要素急特点,较好的诠释了音乐。
|
第三环节:
歌词创编
角色扮演
|
1.复习已学北京民歌《对鲜花》
2.了解对歌的形式,初步尝试对唱。
3.观看、讨论“对歌”的形式。尝试以对歌的形式全新演绎歌曲。
4.加大“对歌”难度,即兴创编歌词。
5.完整演唱,歌曲表演。
|
1.以赶花会中,最热闹的要数对歌了,激发学生复习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用全新的演唱形式重新诠释歌曲。
2.学生尝试分组对唱。(一问一答)
3.观看对歌视频,从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一问一答),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表现等多方面来表演对歌《对鲜花》。
4.真正的对歌需要现场的即兴创作,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创编歌词。
5.完整演唱属于学生自己的《对鲜花》,以对唱的形式起立完整表演。
|
1.通过复习演唱歌曲,巩固已有知识,为变化演唱形式铺垫。
2.3.层层深入地以演唱形式的变化,肢体表演等多方面启发出学生对“对歌”的理解和表现。
4.在现场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与歌曲押韵的歌词,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能力。
5.以对唱的形式,演唱学生自己创编的歌词,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都达到了课堂的最高点。
|
学生利用对唱的形式,在歌唱过程中加入体态律动,模拟对歌的场景,打破传统课堂师教生模仿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演的欲望。
全新演绎歌曲。
|
第四环节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
1.教师小结“对歌”的形式。
2.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
1.以“对歌”的形式歌唱表演了属于自己的民歌《对鲜花》,体验了赶花会的快乐,在快乐的活动中,无处不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走进春天,去发现她的美。
|
1.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了赶花会与对歌的快乐,在静态的总结回顾中,更深入的体会、发现春天带来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