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年级:二年级
|
班级:7班
|
人数:47人
|
||||
学科:美术
|
课题:
你会设计邮票吗
|
教师:
徐玥
|
日期:2012.3.9
|
||||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邮票,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
2.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感受邮票设计的美。
3.掌握邮票的基本特征,能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枚精美的邮票。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是前期想象画练习的延伸。邮票是邮局为人们传递书信,表明寄信人向邮局缴纳邮资的凭证。邮票画面的内容包罗万象,用任何造型艺术形式表现均可,所以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艺术性。邮票设计主要是画面造型设计,画面包含图案、邮资面额、国家或地方邮政的名称等三个内容,在构图时要统一安排。纪念邮票票面上还有专项的标题。通过本课学习,除了讲授邮票设计知识,还可鼓励学生开展高尚有益的集邮活动,在欣赏、研究邮票的活动中拓宽知识面,获得审美享受。
2.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虽然对邮票的认识不多,但对邮票设计非常感兴趣。课后也能主动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所教班级的学生对绘画有较浓厚的兴趣,已具备了一定的构图知识,在以往的绘画作业中,大多数学生能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画面。但由于年龄、阅历等的限制,学生对于画面主题的选择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常常是想象力很丰富,但画面过于简单、幼稚。对于学生来说,设计一幅画并不困难,他们的思路是宽广的,创意是无限的,但作为邮票设计,画面设计不仅要考虑邮票的构成元素及版式要求,还需在内容的趣味性、意义性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
三、教学准备
1.教师:范图 2.学生:收集邮票的资料、有关奥运或生肖的图片、彩纸、花边剪刀、绘画工具
|
|||||||
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开
放
式
导
入
|
1.出示谜面:中间是幅画,四边长着牙,有它四处走,无它呆在家。猜猜是什么?
2.出示课题:邮票。
|
1.学生猜谜。
2.说说邮票有什么作用?
|
谜语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邮票的基本用途。
|
||||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
一
认
识
邮
票
|
1.出示一张放大的邮票。
2.出示板书:画面、面值、齿孔、发行时间、发行国家。
|
1.看一看、想一想,再和同桌说说邮票有什么特点?并全班交流。
2.贴一贴,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
初步认识邮票,通过讨论发现,了解邮票的特点,通过动手贴一贴,加深印象,为自己设计作好了铺垫。
|
|||
二
欣
赏
邮
票
|
1.出示:黑便士邮票和大龙邮票。
2.引导学生欣赏邮票的图案、色彩及主题。引导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一张邮票,为什么?
|
1.欣赏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和中国第一张邮票。
2.学生说说邮票。
|
通过教师补充的设计精美的邮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邮票的认识,充分感受邮票设计的美。
|
||||
三
设
计
邮
票
|
1. 教师示范设计生肖邮票
2.出示相关主题:奥运、生肖、其它……
3.要求: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
1.边欣赏边思考。
2.讨论: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什么主题的邮票?用怎样的图案?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
通过教师的直观示范,让学生加深对设计要求的理解,便于学生掌握邮票的设计步骤。
|
||||
四
评
价
邮
票
|
1.教师组织学生点评。
2.进行邮票互赠活动。
|
1.作品分类展示在黑板上。进行相互评价。
2.把你做的邮票送给你的好朋友或者听课的老师。
|
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
||||
开 放 式
延 伸
|
拓展
延伸
|
小结:邮票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希望课后我们同学也来加入集邮爱好者的行列。
|
鼓励学生开展有益的集邮活动,在欣赏、研究邮票的活动中拓宽知识面,获得审美享受。
|
||||
作业
设计
|
除了用水彩笔、油画棒画的方法制作邮票外,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方法制作邮票?
|
||||||
板书
设计
|
邮票: 画面、面值、 齿孔、发行时间、发行国家
|
||||||
反思
重建
|
我在‘欣赏“这一环节中,重点为学生讲解了邮票知识以及有关的集邮常识,让学生认识到了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和普通邮票的区别。期间穿插一些关于邮票的有趣故事,什么“大龙邮票”、“世界上第一张邮票”等等,学生们听的是津津有味。很多学生马上拿出自己收集的邮票,进行现场分析对照。与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邮票的边大多数有齿孔?我们师生一起交流探讨,真可谓其乐融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