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后拓展的策略研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发布时间:2012-03-0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陈水香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诉说自己的烦心事。
2.用情感引导孩子认识到可以把父母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明白沟通的重要性。
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的第3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直面家庭矛盾,学习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学会与父母沟通,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第3课《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侧重让学生反思和父母形成隔阂的原因,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生活压力的增大,与孩子交流时间的减少、方式的单一,使得很多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等原因,孩子也会对父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产生误解,造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引导孩子乐于与父母交流、沟通,能充分发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对某件事有了和爸妈不同的想法,但迫于父母的“淫威”不敢表达,憋在心里,长期得不到释放,渐渐地对父母产生了丝丝“反感”情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叛逆”,把两者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如何及时地消除这“反感”、“叛逆”,消除与父母间的隔阂,拉近距离,及时沟通是关键,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在这点上就本班孩子们而言是不太理想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旧知,诉说烦恼,激起共鸣
    1.导入: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虽然主旋律是和谐动听的,但总会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就如我们上几节课交流到:妈妈和奶奶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小摩擦,爸爸与妈妈之间因为琐事而大动干戈等等。今天就把目光聚焦我们自己身上,想一想在你的家庭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烦心事,请你写在小纸条上。
2.请同学交流自己的烦恼,再贴在黑板上(贴成一条“沟”的样子),没交流到的也贴上来。
3.小结:随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烦恼也一天天的多起来,看那黑板上贴了这么多。是啊,这一个个小烦恼仿佛是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一条条沟,(板书:在“沟”的两边写上“我们”和“爸爸妈妈”就如书本上所说的……出示p15最后一小节,齐读。
【设计意图】用孩子自己从家庭生活中找到的烦恼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共鸣,充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把自己的烦恼贴在黑板上自动就行成了那条“沟”,让学生一目了然,正是自己的这些烦恼造成了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难点“反思隔阂形成的原因”。
二、回忆往事,感悟亲情,拉近距离
1.现在这条挡在我们和爸妈之间的沟是天生就存在着的吗?
学生自主交流看法。
2.回忆过往,当我们在十几年前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声啼哭,催开了爸爸妈妈的笑脸。从此,寒来暑往,爸爸妈妈用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浇灌我们的生命之花。爸妈对你的爱有哪些是你至今难以忘怀,每每想来内心仍会悸动不已的?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把自己的烦恼贴上黑板时可能就对爸爸妈妈产生了丝丝的“反感”,与父母间的距离也许又拉大了些,怎么样扭转这种局面呢?最行之有效的还是去触动孩子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用与父母之间浓浓的亲情去拉近两者的距离,也为下面学习消除隔阂的重要性作铺垫。
小结:是呀!这份爱像火种,点燃心灵的希望,这份爱像绿阴,遮挡着炎炎的烈日;这份爱像雨露,滋润着小小的禾苗;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3.出示三个交叠的圆,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孩子和父母,学生观察,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幅图的?
小结:是啊,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手拉着手相互依存着,谁也离不开谁,就如图所示,可是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有了属于自己的的小秘密,就如图中没有交集的部分。当你遇到烦恼时,可不要忘了和你相互依存的,在你背后最想倾听的是我们最爱你的——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巧用图例形象直接地点明孩子与父母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提醒孩子们在遇到烦恼时身后有着最可信赖的依靠——父母。
三、互表心意,消除隔阂,距离更近
1.可是有的同学就会说【出示教材P16五(2)班同学的意见】 “他们总是把我当孩子,认为我的想法幼稚可笑”“每次我刚想说说我的心事,看到他们不耐烦的样子,又把话咽了下去”(也可从孩子们贴在黑板上的“烦恼”中随机获得资源),其实作为父母他们有他们的苦衷,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家长的心声!
出示两封信,第一封信内容为: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拼命工作,因为单位工作压力大,忙了一天难免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在这里特别向孩子道歉。第二封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写给儿子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2.听了上面两位家长的心声,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
3.刚才同学们想向爸爸妈妈表达你内心的想法,其实你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什么第一步呢?就是消除你与父母之间隔阂的第一步,就是拉近你和父母之间的距离的第一步,因此我们说向父母表达你内心想法很重要,也就是说和父母沟通很重要。
【设计意图】用事实说话,用两封生活中真实的信件强而有力的解答孩子们的疑惑,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浓浓的爱。
四、亲身体验,强化沟通,享受幸福
1.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这长长的一道“隔阂”,一个个烦恼,你该怎么做呢?或者说如果你有这样的烦恼你该怎么做?
2.小结:沟通是一门艺术,到到底应该怎样艺术地沟通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让我们亲自回去体验一下,看看自己找到了哪种沟通的渠道,效果怎样,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设计意图】再回到第一板块上,这时孩子们的感受就截然不同,同时也让孩子们亲身去体验沟通的快乐,增强孩子们与父母沟通的欲望,让阻挡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随着沟通而渐渐消失。
 
 
 
板书设计:
                             父母
                   沟通 隔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