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现代传媒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心得反思>>文章内容
浅谈《我的祖家是歌乡》网页在课堂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2-02-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莹

我们平时课堂上最常用的多媒体手段就是PPT。对于一节课来说PPT无疑是最快捷,师生互动最理想的工具。它有很多优势是FRONTPANGE所不能达到的。例如网页的优势是内容量大,灵活多变,作为长远计划来看把它做成资源库,将同类教材资源归类整合,以便在今后的课堂中灵活运用。我做了一个台湾音乐的网页主页。它包括台湾风情、台湾歌曲、舞蹈片段欣赏等版块。现在就台湾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为例我简单介绍一下网页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    课程分析

《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欣赏、体验、演唱、舞蹈、参与音乐实践,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歌词。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演唱水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这时的学生比较喜欢唱歌,尤其是欢快活泼的歌曲。本教材选用的歌曲《我的祖家是家乡》,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歌谱比较简单,所以比较适宜于五年级的学生学唱。

三、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3、积极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伴奏及舞蹈等实践活动,并在交流、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民歌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情景导入

在《阿里山的姑娘》的歌声中学生将走进美丽的宝岛台湾,在歌曲中学生听到了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从中判断出歌曲的地域——台湾。然后教师中国地图同学们找出台湾的地理位置,然后欣赏台湾的日月潭、阿里山风景并提问生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叫什么。教师再简单介绍一下高山族的服饰、特色歌舞等。

第二部分节奏体验

通过欣赏学生们对高山族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们用自己的身体模仿打击乐器,进行体验活动,教师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整理后出示节奏谱进行节奏练习,并且给其选用合适的音乐伴奏。

第三部分歌曲学唱

仔细聆听歌曲内容,并为歌曲分段找出句子的长短不一,然后进行学唱歌曲,歌曲表演等环节。

第四部分拓展欣赏

通过再次欣赏《阿里山的姑娘》寻找两首歌曲的相似之处,小组讨论总结出高山族民歌的特色。并为其加上喊声和打击乐,让歌曲变的更加欢快,更有激情。

第五部分舞蹈欣赏

仔细观察舞蹈捕捉信息,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踏脚是高山族舞蹈的特点,并发现男女手中的道具各不相同。学生将捕捉到的信息融合到歌曲中去进行综合表演。例如一组加喊声、一组加拍手、拍腿节奏、还有一组边跳边唱等等。在热烈欢快的歌曲声中结束愉快的台湾之旅。

  多媒体不是用的越多越好,主要看是否用的精巧,是否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在这一课中,主要围绕台湾高山族民歌展开教学,教学中,借助音乐、画面、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通过观看、演唱、律动、舞蹈等艺术活动,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对与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作为知识联接,以后再遇到台湾歌曲的欣赏和演唱时可以再次利用这个网页,进行台湾其他风俗的介绍和欣赏。在这个网页中还有很多空白可以不断的进行补充和延伸,所以我说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