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各年段教学内容梳理
发布时间:2012-01-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各年段教学内容梳理
1、第一学段(1—2年级) 教材梳理

 

书册
课 题
教学目标
1
1.新花布 新花衣
认识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装,了解服装设计的一些简单奥秘。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设计花布和衣服。培养对生活美的情感体验,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拼拼搭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掌握形的组合规律。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3.卡通 卡通
了解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和他们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看看、画画、等手法,临摹或改画一个你最喜爱的卡通形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卡通、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2
1.我的地图
在学生欣赏、认识地图的基础上,以游戏的形式尝试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平面的地图或用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
2.美丽的盘子
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运用点线面或废旧材料对盘子进行装饰。
3.纸线绳小浮雕
运用各种纸质材料加工成线绳,用粘贴的方法表现动物、人物、风景等图案,制作成简易的浮雕装饰画。感受小浮雕作品特殊的美感。
4.送你一个书签
观察、了解书签的形状和作用,尝试利用剪、贴、绘画等手段和纸、笔、各种废旧材料等媒体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制作有个性的书签。培养学生感知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5.中国民间玩具
在欣赏中国民间玩具的基础上,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运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民间玩具。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
3
1相同图样排排队
了解二方连续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各种材料进行表现。在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灵活主动、创造性地设计纹样。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2.小挂件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较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对各种材料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通过合作增强同学间的感情,感受装饰物的美。
3.装饰瓶
学习瓶子的装饰方法。运用剪卷贴画折等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装饰瓶。培养学生想像力、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4.漂亮的灯
了解古今中外灯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审美经验,提高美的意识和审美能力。感受灯的功能与装饰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尝试用纸质材料进行灯的设计和制作。
5
 
 
 
 
 
 
 
 
4
1.青花盘
欣赏青花瓷与青花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尝试用毛笔蘸花青或酞青蓝设计新颖、别致的青花瓷。培养学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花儿朵朵
体验材料的新价值,学会用其他材料来制作花儿。学剪、撕、贴的方法表现花儿。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3.点线面
欣赏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图片中感受点、线、面的美。让学生初步了解用点、线、面装饰的方法。
4.会变的花树叶
欣赏各种花、树、叶,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简单的花卉纹样的装饰方法,了解花卉纹样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学会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和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花卉图案,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验设计的乐趣。
5.你会设计邮票吗
了解邮票知识,感受邮票设计的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能用所学到的邮票知识设计一枚精美的邮票。体验设计的乐趣。
6、各式各样的椅子
了解椅子的造型特征以及椅子的不同功能,学会欣赏椅子的形式美并设计出有意思的椅子。能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技法表现椅子。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第二学段(3—4年级)教材梳理

 

书册
课 题
教学目标
 
 
 
5
1.生活离不开电话
 
在了解生活中电话发明 、演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发挥想象,制作各种造型的电话。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力。
2.动物面具
在认识动物头部特征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剪、挖、帖、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有趣的动物面具。在综合活动中挖掘潜能,给学生大胆展示的机会。
3.我做的动物明星
抓住不同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如拼接、摆放、组合、切挖等手段,发挥想象,装饰、表现不同的动物造型。
4.对称美秩序美
了解对称知识,感受生活中对称和秩序,感受其带来的整齐有序的美感,运用绘画或剪纸的方法表现不同形式的对称,展现不同形式的秩序。
5.你喜欢的手提袋
在了解手提袋用途的基础上,利用剪刀、胶水及各种纸彩、废旧材料进行手提袋的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创造的能力。
6
1. 我也能造飞机
进一步表现飞机的造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出自己设计的飞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习惯,鼓励学生自由合理地选择工具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快乐卡通
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知识及绘制、设计方法。用丰富的表情手段添加或创作独幅卡通画。体会卡通世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3. 鸟的纹样
初步认识纹样的表现特征,欣赏并发现纹样以点、线、面、色彩组合产生的装饰美。学会运用夸张、简化、添加等装饰方法设计鸟的纹样。通过学习,感受现实生活中的鸟在变化装饰成纹样后产生的图案美,体验创造的乐趣。
4. 巧包装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巧妙制作商品包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
5.我造的小房子
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其特征、作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运用剪、折、卷、切、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7
1. 贺卡
通过欣赏各种洋剖特色的贺卡,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意识。学生能够选择身边的各材料,大胆地设计贺卡,体验绘制的乐趣。
2.字的联想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写变体美术字。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用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
3. 版面设计
了解并掌握两种版面布局格式。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 理解版面设计的两个设计重点。
4. 标志
通过赏析、游戏、练习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知识、艺术特征以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能基本掌握利用对文字、图案的提炼设计出简洁易懂、寓意明确、内涵丰富的标志。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创作乐趣。
5.我也能做鞋
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多种材料,使用多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具有特色的鞋子,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
 
 
8
1.穿穿编编
初步了解穿编工艺的特点和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习惯,学习掌握基本的穿编方法,培养动手能力。体验穿编活动的乐趣,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2. 纸卷魔术
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适合纹样
通过欣赏比较、分析讨论,认识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组成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设计创作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能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4.我设计的车
知道车的设计与制造要符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对车辆造型和功能的设计与表现能力
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5.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能够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等方面了解生活中的小设施,并认识这些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通过认知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库中的实物,感受现有设施的不足,运用的方法进行想象,从而创作出独具创新的小设施。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并掌握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运用方法,绘画出奇特的效果。
 
 
 
 
 
 
3、第二学段(5—6年级)教材梳理

 

9
1.妙用纸盒
学生通过运用妙用纸盒、纸箱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美的事物,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加工、粘贴、拼装出各种造型,提高动手能力和立体创造能力。
2.有趣的服饰
欣赏各民族的服装,学会观察、描绘少数民族服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服饰。选择喜欢的绘画工具和制作方法,表现有趣的服饰。
3.重复的形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重复的形,感受重复形产生的秩序感和节奏感。了解重复形的特征和排列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使用多种形式表现重复,并设计绘制出重复的图案。
4.渐变的形
了解渐变的基础知识,掌握渐变的表现方法。古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渐变,并能设计、绘制有趣的渐变画面。感受渐变的形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5.我设计的船
了解船的基本结构、比例、色彩等造型特征,掌握造船的基本方法,创造心中的船。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乐趣。
 
 
 
 
 
 
 
 
10
1. 我设计的卡通形象
了解卡通形象设计的造型和色彩特点,感受卡通形象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学习卡通形象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工具和方法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卡通形象。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卡通画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卡通艺术的热爱之情。
2.吸引人的招贴画
使学生了解招贴画的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对招贴画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初步学习招贴画的设计制作的方法。
3. 我设计的图书封面
了解书的装帧设计主要包括封面、封底、书脊设计和内页设计有关知识。 学习探究,自己动手设计一书的封面。 通过自己动手设计书的封面及欣赏种类书籍的装帧设计,领略不同的设计风格,培养艺术情感等。
4. 我做的书
了解图书的设计范围、种类及立体书的翻、转、拉等功能。掌握多种制作方法,利用不同材质设计有特色的书。 让学生动手操作,互学互评,培养创新意识和热爱艺术的情感。
5.鱼的纹样
通过欣赏理解鱼的纹样的装饰美感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纹样的普遍特征和鱼的纹样的独有特征。会运用简化、夸张等手段设计不同鱼的形态,并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会合理、创造性地利用废旧纸盒等材料制作出鱼的纹样的装饰品。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11
1.综合版画
感受综合纸版画的特殊美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了解纸版画知识。掌握综合纸版画造型的一些简单方法,开拓学生对艺术形式领域多样性的认识。尝试运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有趣的纸版画,学会合理地选用各种材料制作底版,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材料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2.木版画
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 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学生在木刻画创作中学习版画的造型方法,掌握木版画的制作过程。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3.印花布
引导学生对中国民间工艺的兴趣。用上节课学习的木版画底版来拓印花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拓印方法。通过拓印让学生感受印花布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同时通过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4.人物装饰画
运用点、线、面以及其他的材料创作装饰性的人物作品。
根把图片资料和自己的写生画变成装饰性的人物作品。
欣赏研究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借鉴他们的表现手法,设计装饰性的人物画,体验创造的乐趣。
5.实物标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欣赏,了解实物标识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悟美术的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生活进行观察和调查,设计一个实物标识的方案。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探索和创作的欲望,进一步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12
1.纸柱造型
让学生掌握裁切、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方法设计制作纸的立柱造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开拓学生的空间思维,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2.我设计的未来建筑
通过设计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画汗衫
了解汗衫上的文化和设计艺术。学习设计汗衫图案,锻炼设计能力。发展创新意识,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4. 头饰和帽子
欣赏、比较古今中外富有特色的头饰和帽子,了解其文化习俗和风格特色。用绘画手法来设计表现各种有趣的头饰和帽子。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艺术之美,提高学生鉴赏水平,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5.现代雕塑
了解现代雕塑的构成艺术特点,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尝试运用绘画形式表现平面雕塑,或紫沙泥和其他材料塑造立体雕塑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