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中求变化
--------学生美术课堂作业现象之思考
开学初的美术课堂上,我观察到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在学生在作业时,有很多同学不喜欢自己思考,经
美术作业的完成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没有绝对的优与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进行想象,用喜欢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应当向学生传达这一讯息,以帮助学生解除畏难情绪。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绘画材料的多样化、绘画内容的丰富化都增加了学生完成美术作业的难度。这时候更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完成美术作业的态度重于内容,美术作业的思想重于形式。
一、引导学生思考,画出有自己思想的画
思考是一种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在作业之前学会想一想“我要画什么?”“我准备怎么画?”及时表扬在绘画作业中自己主动思考的学生,或者在临摹他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理解的改变的学生。关注学生绘画的构思和绘画的过程,引导学生用铅笔画草图表现自己的思考的过程以及根据思考的变化修改草图的过程。可以建议学生在正式作业之前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基本构图在小草图上表现出来,把这样的小纸贴在作业本的左上角,让学生的思维过程能直观表现,强化了视觉语言表达训练,增强了学生视觉图像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创作习惯,提高了作业质量服务,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构图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
二、鼓励学生创新,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画
“变”即是一种创新和突破,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想象,敢于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事物。在作品比较中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变化,在于表现事物形象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大小的变化以及位置的变化。在多变的方法中感受画面的丰富。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表现事物。如:在学习《快乐卡通》一课时,鼓励学生从生活中不同的事物找着眼点,如:动物、植物、生活物品等。也可以从事物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变化,如:动作、衣服、表情等。换一个新的角度,就会有一个新的思维和想法,作品也会是全新的。还可以打破惯用的表现手法和使用工具,进行新的尝试表现。如:直接用水彩笔进行线装饰;也可以涂色块和装饰线结合的方法等。
美术作业的完成,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温习提升的过程。带着思考态度和思考过程去完成的作业,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