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小学美术教材“设计.应用”教学内容各年段教学标准
发布时间:2011-12-1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小学美术教材“设计.应用”教学内容各年段教学标准
一、第一学段(1—2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标准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教学活动建议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评价建议
·是否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是否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像和创新。
·是否对煤材特性有大致的了解,能选择煤材进行造型制作。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二、第二学段(3—4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教学标准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教学活动建议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描绘、拼贴、堆积、组合等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获得视觉和触觉经验。
·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纤维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材制作作评价建议
·能否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
·能否大胆地进行想像,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能否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
·能否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三、第三学段(5—6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标准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秦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社区或村庄、学校、运动会、文娱活动以及节庆等设计制作标志。
·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用软、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与同学合作,选择适宜的媒材,制作校园、社区或村庄局部的平面图或模型。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评价建议
·是否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创意。
·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
·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的形式,对自己的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