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引出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也引出了我观摩这次课堂教学比赛后的许多思考。学有所得。
本次天宁区高年段课堂教学比赛共有四位参赛教师,学生坐在上课教室后才拿到教材。教学活动始于原点。有比较就易见差异,同样的教学内容,更让我收获到每位教师对教材不同的解读、组织教学的不同方法等。四节课,一节没落地听了下来。课文为《一棵树》,是一篇需要涵泳品味的文章,扎扎实实上好第一课时的本位内容,实现第一课时的本位目标,为第二课时的品读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
1号选手用“树”字来引入课题,从旧知引新知。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板块意识强,把词语教学与课文内容相扣进行分步教学,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并在词语教学中运用表层到引申意的教学方法,把难读难写的字词直接注好拼音,小标题运用很亮,板书规整,线索清晰。
2号选手导入环节引人入胜,开头用回忆童年往事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能运用当堂听写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词语教学,读写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扎实学习效果。最后向我们完整地呈现出了第一件“摘桃子”的教学,放手让孩子自读自悟,尝试做批注,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一件事给作者带来的影响和明白的道理。学生也能初步理解这样的道理。
3号选手整堂课结构清晰,教学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生字词分两次出示,直接注音,减少孩子阅读时的错误,提高孩子课堂的学习效率。注重多音字教学,把词语分类教学,并突出个别字词的随文理解,并随词成句。让学生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运用圈划段落中的关键词、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并能带着孩子总结写作方法——夹叙夹议。
4号选手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突出字词教学,运用选择词义、根据上下文理解、随文识字、象形文字等多种方式进行字词的教学,在每个环节中始终贯穿字词教学,字词教学贯彻于整个课堂,利用字词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整堂课,字词教学和学生的概括能力的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依托。
四位教师体现出来的比较高的教学素养都应该得益于平日对自己的施压力、严要求,我们也应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自我加压,在参与中稳步提升。通过这样一个赛的过程让我们青年教师能尽快地成长,强化前期的整个素养提升,在开放的氛围中让我们能更好地分享团队的智慧、优秀教师的经验,从而更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