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美丽的鱼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年级:一年级
|
班级:一(7)
|
人数:50 人
|
||||
学科:美术
|
课题:美丽的鱼
|
教师:张灿
|
日期:2009.11.22
|
||||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对鱼的形状、色彩有了解,并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鱼。
2. 过程与方法:能大胆的用线条来分割鱼,且繁简适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美丽的鱼》为人教版教材的一课,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七彩生活》、《新花布 新衣服》,简单认识了颜色、体验了色彩的感受,并对点、线、面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把对线条的感受借助于画鱼的方式来表现。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鱼进行欣赏,通过初步欣赏鱼并对鱼(外形、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的基础上,其次欣赏用直线、曲线分割的鱼,并进行比较同时加以引导。最后通过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再次赏析,加深学生对线条分割的认识。
2.学生分析
在近两个月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对线条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说出直线及曲线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评价过程中,初步用“我喜欢……因为……”“我的建议是把画画大点……”等语句对作品作出简单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平常能够画出常见到的鱼鳞,对用直线曲线来分割鱼比较的陌生,有些学生可能还会认为怎么会有这样的鱼鳞。本课就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欣赏引导。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油画棒
学生准备:油性笔、水彩笔、油画棒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开放式导入
(2’)
|
一、谜语导入
1. 猜猜
从不离水,摇头摆尾。磷光闪闪,满身珠翠。
二、揭示课题:美丽的鱼
|
1.学生猜谜
|
谜语激趣
直入主题
|
||||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
一、欣赏 交流
|
1.看一看:
出示四中有典型代表形状的鱼
a. 鱼有几部分组成?
b.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鱼?
2.欣赏与比较
出示两张用直线曲线分割的鱼
a. 这两张作品,线条上有什么不同?
b. 与刚才我们欣赏的鱼在线条上有什么变化?
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个新本领,在给鱼设计花衣服时不仅可以用直线曲线来表现还可以用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
|
1.学生欣赏图片
2.根据老师要求,小组讨论
1.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同桌讨论线条的变化
第一张是用直线来给鱼设计花衣服的
第二张是用曲线给鱼设计花衣服的……
|
通过观赏交流,学生对鱼的组成及外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作品的欣赏,来引导学生。进而回归到本课的教学重点上
|
|||
二、教师示范
|
1.作品示范
a.鱼的形状有好多种,今天张老师打算设计一个椭圆形状的鱼(外形)
b. 外形画好后,鱼还有什么没有画(组成)
c.下面该给鱼设计花衣服了。今天我打算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的方法给鱼设计花衣服。(强调在用线分割时要把块面分割的大,这样便于涂颜色,同时注意线条的繁简组合,有疏有密)
|
学生观察并回答为问题
还有眼睛、鱼鳍、尾巴……
|
通过一步步的示范及讲解,即巩固了前面学习的内容又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
|
||||
三、创作与练习
|
1.你今天打算设计一个怎样的鱼
2.在小朋友还没有设计鱼之前,先来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要求:线条的繁简、疏密 色彩)
2.练一练:
画自己喜欢的鱼
3.要求:
a用今天学习的线的知识给鱼设计漂亮的花衣服
b把鱼画大,颜色丰富、有变化
c画面整洁
4.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绘画
|
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对线条及色彩的认识
不同分层的作业要求,不仅把本课的重点贯穿其中,而且学生日常的绘画习惯也做了渗透
|
||||
四、欣赏
与评价
|
1.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从线条分割、颜色及构图上进行评析)
2.互评:喜欢哪一幅?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线条繁简、颜色、画的大不大)
|
互相欣赏同学习作,进行比较分析,对同学的作品优点学习,对缺点提出宝贵意见
我比较喜欢……因为……
我的建议是……
|
学生在欣赏、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作品,并用美术语言来表达。不仅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开 放 式
延 伸
|
拓展
延伸
|
今天我们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了美丽的鱼,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鱼吗?(拼贴、橡皮泥等材料)
|
|
||||
作业
设计
|
用其它的方法,尝试做美丽的鱼
|
||||||
在反思中成长
“每个教学环节设计流程很好,但每个环节都是匆匆带过”,这是课后几位听课老师对这点评价最多的地方……
一句简短的话语,顿时给了我很的感悟。打开教案,确实是这样,我的教学设计每个环节时间的分配都差不多。细想,怎么能这样分配时间呢?自己给自己一个反问,最起码的教学重难点在时间的分配上肯定要多些。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时导入的部分我发的时间太多,对学生来说,就是为了让他们对相关的内容做一了解而我在这方面花的时间太多了。这是我本节课最大的问题,下面对我的课做个简单的反思
1. 问题的设计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力时间短。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智慧的对教学流程精心设计。同时,还要符合本年段学生的特点。同时,对问题的设计要简练易懂、具有针对性。在本课中,我发现有的问题,学生没有答到我所预料的答案,出现了答非所问的情况。我想,这是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所导致的。本课中,就出现了这一问题,针对两幅画我想引导学生从线条上观察但由于问题的设计太宽泛,学生不能达到应有的理解水平,所以,出现了答非所问的现象。
2. 资源的利用
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学习资源,不能很好的利用。由于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有些学生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但是,有些问题虽然是反面的。如果教师能够及时的抓住这一资源进行讲解,相信,学生的对此知识的认识会更有印象。
3. 小结的提炼
“重复学生的话”,课堂上我常犯错误,针对学生讲的比较好的,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提炼,而是对学生的话进行重复,这里的重复不是原封不动的重复。我想,这是缺乏教学经验的缘故。对此情况,我主动请教了老教师,她们传授了宝贵的意见……让我明白了,对讲的好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并对语言进行提炼,不好的学生要能够对学生一个评价并及时的提出意见。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简单反思,这些问题也是我常态课上所要关注的。教学就要这样,要不断的反思重建,从而使课堂最优化。没有完美的课堂,只要能够认识到不足并加以努力,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