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美术
|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年级:三年级
|
||||
第9课:《快乐卡通》
|
教师:雍晓燕
|
课型:造型·表现
|
||||
教材分析:
《快乐卡通》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着重要求用添画(临摹)或创作的形式,画一个或多个卡通形象。
“卡通”是漫画的一种,是动起来的漫画,更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之一。将影视作品、书籍画报中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引进课堂,把学生喜爱的卡通玩具、卡通学习用品等作为上课的一道风景线,在一定的情景创设下,使学生了解卡通绘画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方法,了解编绘方法与表现手段,了解中外及不同时代的卡通形象,在发展学生想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选择绘画方法、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这正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卡通形象绘画的基本特点及绘制、设计方法
2.操作目标:学习卡通画的表现方法,用夸张、变形、拟人、简化等方法修改或创作卡通形象。
3.情感目标:通过卡通画学习,体会卡通世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学生分析:
卡通是学生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谈到卡通学生都会津津乐道,在影视作品中,学生已经认识很多卡通形象,有的学生甚至非常喜欢。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绘画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种绘画工具的性能。有能力临摹或创作卡通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师: 范画、绘画工具2.学生:绘画工具。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开
放
式
导
入
|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举办一个活动, “卡通明星总动员”(出示课题),这个活动只有卡通明星才可以参加。可是刚才下课的时候来了两位朋友,他们都说自己是卡通明星,请同学们帮助老师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卡通明星呢?
―――――卡通螃蟹
|
学生比较分辨真正的卡通明星。
|
通过分辨两个卡通形象,激起学生学习卡通的兴趣。
|
|||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
一、欣赏讨论
1、从外形和颜色来比一比,生活中的螃蟹和卡通螃蟹有什么不同?
--------生:腿少了
--------生:螯变大了 八条腿两个螯
--------生:穿上衣服 、人物的表情
--------肚子变大了,整个形象变化了
2、2、教师归纳总结卡通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板书)
卡通特点:造型:夸张变形幽默
色彩:鲜艳协调
设计方法:简化、夸张、拟人和变形
3、抓住事物特征,运用简化、夸张、拟人和变形的方法,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设计成一个卡通明星。
|
比较找出卡通形象的特点。
|
通过议一议,讨论卡通形象和生活中的事物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卡通形象的特征。
|
|||
二、交流欣赏
(1)、你有喜欢的卡通明星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小朋友们喜欢的卡通明星可真多,在卡通王国里还有许多许多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到卡通王国去看一看。想一想卡通明星都是哪些东西设计来的。
三、引导示范
(1)、原来卡通明星都是生活中的动物、人物、植物、生活用品、甚至食物变来的。老师也想用我们写字用的铅笔来设计一个卡通。
(2)、示范。观察-----抓住特征夸张,适当变形-----拟人表情、动作、衣服----颜色。
四、欣赏
老师的铅笔小卡通设计好了,其他班的小朋友已经设计好了自己喜欢的卡通明星,你们想不想设计一个卡通明星呢?
五、学生尝试设计
1、想象创意:
(1)、你准备设计一个怎样的卡通形象?以生活中的什么原形为基础?
(2)、你准备以哪一种卡通形象为基础,重新改画,添加成自己更喜欢的形象。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展示评价
评价:比比谁设计或改画、添画的卡通形象更可爱。(从外形特点,颜色上来评述。)
|
学生欣赏作品
学生想象设计,先说 说自己的想法,再创作。
|
通过教师示范 设计,学生直观理解卡通画设计的方法。
设计之前,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相互启发思维。
相互评价,对卡通设计的特点和方法有认识上的提升。
|
||||
开 放 式
延 伸
|
总结
拓展
|
卡通明星不仅出现在电视动画里给我们带来快乐,它还装扮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一种特别的美。
|
||||
作业
设计
|
||||||
板书设计
|
快乐卡通
卡通特点:造型:夸张变形幽默
色彩:鲜艳协调
设计方法:夸张、变形、简化、拟人
|
|||||
反思重建
|
学生在进行设计卡通形象时,比较熟练拟人方法,而对夸张、变形等方法不能很好的运用。对学生而言,拟人方法较容易掌握,课上教师可以不要再重点讲,而关键将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运用夸张和变形进行变化设计,这里可多做几个示范,也可让学生多做几个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