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计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雍晓燕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设计应用课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境和认识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探究意识转化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的兴趣,引起孩子情绪的共鸣,引发其在特定背景的情感支持下自主参与美术活动。
1、创设故事情境,调味教学内容
故事情境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在故事情境的牵引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教学中来。如以图案造型设计表现为主的三年级教材《鸟的纹样》一课,我将前一节课写生鸟的作业和本节课鸟纹样设计的教学内容相联系,设计了一个关于鸟类化装舞会的故事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由森林里正要举办的化装舞会拉开序幕,鸟儿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森林为化装舞会的事情出谋划策,就连我们上节课写生的鸟也赶来了,正在鸟儿们在激烈讨论的时候,鸟群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故事情节中“鸟群中的不速之客(纹样鸟)是谁?它和写生的鸟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如何为小鸟们乔装打扮参加舞会?”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教学,使得孩子们在故事问题的牵引下兴致勃勃地思考、讨论纹样鸟和写生的区别、纹样鸟设计的方法等,在故事情境中感受纹样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通过师生共同想办法为第一个赶来的鸟——孔雀设计纹样,使学生参与整个的设计过程,了解设计步骤。再由每个同学为自己写生的鸟设计漂亮的纹样参加舞会结束教学。在“新基础课堂教学调研”中,新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组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整个教学情境又好似一个故事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将以单纯技法为主的枯燥教学内容调味成学生喜欢、乐此不疲参与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课堂趣味横生,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作业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更是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特别的关于鸟纹样教学的深深感受。
2、营造游戏情境,打造趣味课堂
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也是儿童生活的组成因素。通过各种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游戏使儿童的“视、听、做”以及思维和语言结合起来,这样构成既主动又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儿童思维、情感的发展。并有效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才能。
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感总是那么的投入,思维也总是那么活跃。我们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的这一规律,让孩子在游戏性氛围中娱乐、玩耍、观察、想象、表现。如在苏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材《有趣的“服饰”》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比一比”“演一演”等游戏环节。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收集的少数民族服饰图片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是哪一个民族的服饰?说说各种服装的艺术特色和使用的材料特点。并将自己所带的材料拿出来“比一比”,谁的材料最有趣、最新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带材料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鼓励他们大胆设计,并结合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契机,将一些设计巧妙、别具一格的服装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出来,通过这样大规模的“演一演”,使学生的创作自信和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激发了对美术学习的热爱。
在美术课中玩游戏,在游戏中感受美术。这样的课堂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参与的面和效果也显现出来。孩子们的作品呈现出来也丰富多样了,有的同学将乡间的稻草进行巧妙的编织,做成一种非常古朴的衣服、有的同学将家里废弃的窗帘重新设计成裙子、有的同学用报纸剪成一个个长条,染上各种颜色装饰在衣服的边缘,还有的同学用卡纸剪成帽子、衣服。真是想象不断,创意无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