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方案计划>>文章内容
多向提升阅读素养——三年级调研质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1-11-0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多向提升阅读素养

——三年级调研质量分析

阅读素养是学生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国际上对阅读素养的含义界定为:学生为实现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知识和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 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一年是阅读素养形成的关键期。这一年,他们告别低年级的仅限于提取讯息的浅层阅读,开始走向“推论信息”和“诠释整合”,并有了初级的“比较评估”。因此,把握好这关键一年,对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来说,至关重要。

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出卷人在阅读题上花了很多功夫。不仅有“在文中找近、反义词”之类的“提取讯息”题,还有在一连串的论点或文字之后,归纳出重点的“推论信息”题,如“风的特点是什么?表现在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点?”同时,又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填空的方式将这一问题呈现。

另外,为了让学生在这一段文字中有更多的收获,出卷者还要求仿照短文,写一写你喜欢的某个季节的太阳。但是,这一题可能表述不是特别清晰,要求写一个季节,但模仿的又是2——4小节三个季节的写法,学生就有些糊涂,出现了写三个季节的仿文。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三年级整体状况良好。除三班和六班较为优秀以外,其他五个班的分差都在一分以内,比较均衡。在基础题以及提取信息这些比较浅层的阅读理解上,表现令人满意。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需要努力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一、         逻辑思维浅

由于三年级学生在逻辑思维上表现出的比较浅层,因此,语段逻辑感较差,体现在基础中的排序题中,思维便呈断裂状。因为,这道排序题有一定难度,需要阅读者在本文中体现出三个逻辑层次。一是总起,二是讲叶,三是讲脚。而且此题既可以先叶后脚,也可以先脚后叶,学生显得更为糊涂。所以,很多同学在第一层逻辑上过关了,知道总起句,却在叶与脚之间搞不清晰,出现了大面积失分状况。整个基础中,此题失分最多,所了重灾区。

二、         答题技巧弱

由于学生刚升入三年级,面对三年级的新题型卷有些摸不着头脑。又因为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出现了很多不该失去的分。比如,一道四分的标点题,全年级中就有一部分学生忽略了。

三、         审题能力差

这一点,与答题技巧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题目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近、反义词,但学生并没有审出“在文中”这三个关键字,直接写出这个词的近、反义词,失分相当可惜。

四、         理解能力缺

阅读理解能力正在形成期,学生的能力表现出参差不齐。因为对文本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在“判断”一题上,没有能完全理解文本的主旨。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年级的做法是:多向入手,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1.扎根日常,立足课堂

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阵地,也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最好的时刻,所谓“课内得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从课堂上习得。所以,我们要珍视课堂四十分钟,使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益最大化。

2.拓展课外,多向提升

课内得法,课外习法,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广阔的背景上得到提升。3.加强内省,学会反思

内省与反思,这不光针对教师而言,对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根据班级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针对班级的弱项进行专项训练。学生在学习中,也需要学会反省——反思与内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