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段音乐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七个小兄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1-10-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高君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年级:三年级
班级:
人数:
学科:音乐
课题:七个小兄弟
教师:高君
日期:2011.10.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时而轻快时而舒展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2.通过歌表演,学生能用各种表现方式更为充分地表达歌曲情绪,从中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感受。
3.通过旋律创编,学生进一步感受七个唱名的固定音高,并体会音高、节奏、时值对旋律的构成作用,同时激发他们即兴创编的兴趣。
4.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认识柯尔文手势,先掌握do ri mi三个手势,体会它对唱准音高的作用。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音乐,我的朋友”是贯穿整个三年级音乐学习过程的“主题”。本册书试图通过各种有效途经和方式让学生走进音乐,喜爱音乐。本课作为本册书第一单元的第一首歌曲内容,开门见山直达主题。此外,从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识谱能力,而认识七个音符的具体乐谱位置和培养其固定音高概念是识谱的基础。由此可见,学好唱好这首歌,让孩子有快乐学习的体验对实现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首歌曲将七个唱名巧妙编入旋律,旋律优美流畅,充满童趣,短短几个乐句内容却很丰富,节奏时而明快时而舒展,情绪时而欢快时而抒情。因此,准确演唱歌曲,用不同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方式充分表达歌曲的情绪是本课的重点,对学生和老师都是挑战,希望通过此课的教学,学生实现目标,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喜爱音乐。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热爱唱歌,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感受音乐的能力与探索创造的兴趣也随之增强,不仅仅是唱唱跳跳这般简单。他们想要认识五线谱,能借助柯尔文手势唱准各音,并用合适的声音和形式表达情绪。这些对学生是陌生的,需要有系统的学习过程。本班学生有动听的歌声,良好的音乐感觉,不乏唱歌和表演的好苗子。但是音乐课是大家的,让每个人都学会唱会体会快乐,才是老师努力要做到的。绝大部分同学都看不懂五线谱,孩子还不能自主控制歌唱的声音,还有部分同学羞于表演,不敢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去表现,这都阻碍了他们感知音乐表达音乐。这对老师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用时而轻快时而舒展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用各种表现方式充分地表达歌曲情绪。
2.学生即兴创编时的音高音准和初步准确掌握柯尔文手势,并将其为旋律服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导入
1.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听完告诉我,你对这段旋律熟悉吗?它的情绪如何?都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播放《do ri mi》的片段)
2.     谁给大家介绍下?(请学生先说说对歌曲或者电影的了解)
3.     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总结,及时介绍该电影和该歌曲的相关内容。
4.     歌曲给我们介绍了七个小伙伴,分别是?请跟着老师一起来唱唱。
5.     再听音乐,请在音名出现的地方轻声哼唱。(提示注意音准)
1.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听音乐并回答。
2.     学生说说对《do ri mi》或者《音乐之声》电影的了解。
3.     学生和老师一起唱唱音阶。
 
导入直奔主题,引出新课内容,初步感受各唱名的音高,激发新课学习的兴趣。
 
 
 
 
 
 
 
 
 
 
 
 
 
 
 
 
1. 这七个小伙伴的本领可大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走近它们,认识它们。看看它们到底有多神奇!(初听音乐感受情绪)
2. 再听音乐,你们能跟着音乐动一动吗?不过老师有要求,你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选用合适的动作(律动,熟悉旋律发现声音和情绪的不同
3. 请学生说说用了什么动作,分别在音乐的什么地方,为什么?(说理由即听分段
4. 学生再次跟音乐律动。请个别学生做老师。(再次熟悉旋律和段落
5. 跟老师分句模唱歌词。(分段落进行,示范时注意音准和音色的表现力)
6. 学生分段演唱,及时指导困难处(根据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对其音准、节奏、吐字进行指导)。
7. 单独指导最后一句,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8. 整曲连唱,要求声音有变化。
9. 再次整曲连唱,要结合律动动作。
10.              歌表演:除了这么演唱,还能怎样呢?(分组讨论并展示)
1.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
2. 学生律动,动作由学生自己编配。
 
 
3.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唱主旋律。
 
在指导难点时,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整班,男女生分组,也可以分小组比赛。
 
 
此环节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可以整班呈现也可以小组展示。
学唱前的反复听辩既熟悉旋律又能听出段落,发现声音和情绪上的不同,为之后用时而轻快时而舒展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作准备。
 
 
 
 
 
 
 
整个学唱过程由浅入深有推进感,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难点为难点。难点解决的方式多样,全向全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     歌曲告诉我们这七个小兄弟有长也有短,有高也有低,把他们有机组合起来就谱成了各种不同的音调。(老师即兴演示)
2.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音符即兴创编旋律。(要提示音准,短小的乐句即可)
3.     这各种各样的音调配上歌词就成了歌曲。不行你来听听(《do ri mi》后段)
总结:瞧,这七个小兄弟能耐大吧!所有的歌曲、乐曲都是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哦!
1.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2.     看视频,体会音符对构成旋律的重要性。
 
即兴创编可以是单人呈现也可以小组展示。
自己创编结合视频的辅助,让学生从多层面感知音符的重要性,更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
 
 
 
 
 
 
 
 
1.       正因为这七个小兄弟能耐大,所以要唱准它们就格外重要!为此音乐家们还特地为他们编配了一套手势,来帮助我们唱准它们。看老师的表演!(教师示范)
2.       你看懂了吗?再看一遍啦!它们是按照音高依次排列的。
3.       今天我们来学学其中最常用的三个手势:do mi so.先看老师示范。
4.       分别学习这三个音的手势。单个学单个唱。
5.       游戏:看看谁最快。根据老师的手势快速反应音高。也可以根据手势创编三个音的旋律。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习手势。
 
 
 
 
 
 
游戏环节可以让学生来当老师,也可以同桌互动。
师生合作、游戏都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手势,让手势为旋律音高服务。
 
 
整个过程要反复强调音准。
课堂总结
Do ri mi fa so la si这七个小兄弟是所有音乐的基础,因为有了它们才有无数动人的音乐,给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感受。我们要和它们做好朋友,了解它们、熟悉它们,与它们相伴!
课后作业
1.     创编乐句,看看谁编的更好听。
2.     练习手势,结合手势唱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