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艾滋病小斗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无私奉献”,《艾滋病小斗士》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巩固运用的作用。
课文讲述了南非黑人儿童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与他一样患病的艾滋病病人的动人故事。文章运用倒叙的手法,先写恩科西的去世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感叹,再交待恩科西的身世遭遇以及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事例,最后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主题。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描写具体,用词准确生动,融科学知识、语言积累、思想启迪于一体,为启迪学生的思想智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2.教学对象分析
此篇课文针对的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较强的课前预习能力,有独立学习生字、通过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词语,并且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初步对文章有自己个人的见解。但是他们对艾滋病的了解比较少,在生活中很少接触,所以我在课前先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先有个总体认识,这对课文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恩科西的“斗”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和疾病“斗”,二是和舆论“斗”,三是和内心对死亡的恐惧的“斗”。任何一个人,与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去“斗”,都是很不容易的。对于没有生过大病的人,是无法体验到疾病的痛苦会达到怎样无法影响和忍受的地步。对于一个没有承受过巨大的舆论压力和舆论挫伤的人,也是无法感受到舆论变成怪兽之后的巨大痛楚。当然,最大的、最不容易的,当属同内心的对死亡的“恐慌”斗。本课以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表达方法,对文本中表达精妙的语句、语段进行细细品味、揣摩,使其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文字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评价事件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选择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这个教室配有先进的电子白板、投票器、蓝牙捕捉器等设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3.情意目标: 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称为“艾滋病小斗士”。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什么叫斗士?
2.出示:老师通过查在线词典了解到:斗士就是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图1:教师拖拉功能展示“斗士”内涵。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

图2:出示课题
(二)学字通句、了解结构。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恩科西 基尔?约翰逊 安南 曼德拉
携带艾滋病病毒 仁慈的白人妇女 联合国秘书长 南非前总统
3.连线找关系:发现这两行词有什么规律吗?第一行人名第二行是与人物相关的。
配成词组
那艾滋病小斗士指的是?

图3 学词连线配对
4.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课文中出现了几个时间段与他相关,快速浏览,找到时间及相对应的事情。

5.发现写作顺序和结构特点。
(三)了解艾滋病的可怕
1.质疑:是什么夺去了恩科西的生命?
2.交流: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相关资料和图片

3. 请同学轻声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最能体现艾滋病“可怕”的语句。体会一下艾滋病可怕在哪些方面。
交流:

A(1)200表示人特别多,而且还是每天都有200人。说明艾滋病传播得太快了,太可怕了。四分之一也能体现艾滋病的可怕,因为200的四分之一就是50人,就是说每天要死去50人,可以看出艾滋病是掠夺生命的杀手。“二”第二个生日,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有四分之一是活不到两岁,其它人虽然能活到两岁,但不久也都会死去。
B“10千克”这个词体现艾滋病的可怕。因为艾滋病把一个人折磨得只有二十斤了。
师总结:这些数据真实,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艾滋病的可怕。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法。这时候的恩科西在和什么斗争?板书:艾滋病毒
【指名几个学生试读。】
4.投票:用投票器进行单项选择。

即时显示投票结果,发现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误解和偏见。

5.想象:当时,九岁的恩科西想要和同龄人一样想去上学,可是却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那是一场什么样的风波呢?

6.师总结:这就是“轩然大波”,这就是小恩科西,一个可怜的艾滋病孩子因为上学所造成的巨大的风波。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上对艾滋病人的——
没有直接写艾滋病的可怕,通过学校拒收恩科西来反面表现人们对艾滋病的惧怕。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叫“反衬”。
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看课题,“艾滋病小斗士”,他现在是在跟什么斗呀?板书:社会偏见
(四)感受恩克西的斗志
1.质疑:恩科西是怎么和病魔与社会偏见斗的呢?读一读课文,划一划相关句子,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

A关注“挺”字,你从可以换成“坚持”吗?看出了什么?
坚持是无可奈何地忍受。挺含有主动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之意。刻画出了小恩科西跟病魔作斗争的顽强。

B 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
不是…而是…
学习“坦然”。
什么是“坦然”呢?请看这个练习。
师总结:这就是“坦然”,就是在灾难面前所采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要读出恩科西的坦然。
2.视频播放恩科西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的发言

这就是一个病魔缠身、十一、二岁的孩子,向世界,向人类发出的勇敢的声音!可是他的身体太虚弱了,随时可能倒下,让我们帮帮他,大声点,再大声点把这些话语读出来,让更多的人听到!

3. 配乐朗读:这是小恩科西的希望,震撼了各国代表的心灵。他还有梦想:

4.写一写:听完了他的呼吁和梦想,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蓝牙捕捉学生小练笔上传。
总结:这就是小斗士恩科西,这就是那个感觉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的小恩科西,他就是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小恩科西!
(五)学习“榜样的力量”
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开始恶化。6月1日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也给予了其高度评价。

1.读名言,关注痛切。
2.出示视频一:

师介绍出示照片: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这一天,红丝带将会飘扬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国家总理温家宝等一些领导人,都到医院看望艾滋病人,并与他们亲切握手、拥抱,并与病人共进午餐。许多青少年学生也纷纷加入了关心艾滋病人的行列。
3.出示视频二:(红丝带主题歌)
提出倡议:孩子们,人生路上有困苦,有挫折,有不幸,需要我们勇敢、顽强地面对,并把爱奉献给所有需要关心的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板书:15艾滋病小斗士
艾滋病毒
斗士
社会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