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设计者
|
张灿
|
学科(版本)
|
美术 苏教版
|
章节
|
第4课
|
学时
|
一课时
|
年级
|
二年级
|
教学目标
|
1.感受二方连续图案的排列方式和装饰美感。
2.通过欣赏、发现、摆放,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排列规律。
3.设计富有个性的二方连续图案,使学生从中体验创作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
||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
1.感悟二方连续的基本特点,富有创意的设计图样并排列组合,形成富有趣味的二方连续图案。
2.借助电子白板的强大交互功能、传统的黑板与一体的优势,来帮助学生认识常见运动方式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交互的课堂学习中更有效地学习。
|
||
学习者分析
|
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他们的生活经历有限,知识浅显,思维运动主要依赖于直观形象思维。因而,二方连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对于他们而言比较抽象。根据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单独纹样”、“基本骨式”等专业术语,而应想方设法用儿童化的语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感知二方连续的基本特点,探究多姿多彩的排列方法,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探求知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本课主要采用游戏教学、合作探究、直观演示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图样的基本特点、排列方式,具体通过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初步尝试、探索规律”。——“ 深入探索、探究创新”——“体验创作、分享成果”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完成教学。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媒体的使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电子白板还是一种新兴事物,学生因此对学习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先进的设备充满好奇。白板的介入,使学生很自觉地跟着教师的设计引导,动手动脑,完成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
1.《小猫钓鱼》故事引入并出示排队的图形,让学生说说特点与感受。
2.教师总结相同图样排排队的特点
3.揭示课题:相同图样排排队
|
1.讲故事并出示图片
2.小组讨论:特点与感受(小鱼的大小、形状、颜色都是相同的并且排成了一队)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相同图样排排队
|
故事导入,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发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好的引入本课的主题。
|
用电子白板的复制、拖曳的功能,展示图形整齐的队伍,让学生既一目了然,又能观察到教师排队的方法。同时,可以先把课题隐藏起来,用到时,可以拖拽,节省了时间。
|
第二环节:
初步尝试
探索规律
|
1.尝试变化不同的队
伍,并出示用箭头表示的骨架。
2.教师小结基本特
点:相同图样有多种不同的摆放。(同向排列、相对排列、颠倒排列等)
|
1.学生尝试变化摆放
2.学生代表演示不同的摆放
3.教师小结,相同图样排排队的基本特点
|
通过学生尝试摆放及演示,探索不同的排列方式,体验相同图样排排队的多样。
|
通过白板的旋转、拖曳等功能,并通过学生的摆放、演示,直观地表现规律。其次,利用了隐藏功能,把教师事先预设的排列队形隐藏起来,用时把它拖大,使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
|
第三环节:
深入探索
探究创新
|
1.加入其它图样,让学生排排队,并引导学生组合时要与主体物合适。
2.小结:相同图形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图形组合排列。
3.探究不同的图样,除了用动物作为图样排排队以外,还你想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样?
|
1.加入其它元素(水草),学生尝试摆放,重新组合排队。
2.学生组合讨论、摆放并演示。
3.学生交流:植物、人物、几何图形、等等。
|
通过加入图样,让学生了解相同图样排排队,可以是多种图样的组合,从而体验相同图样排排队的规律。
|
通过白板的旋转、拖曳等功能,让学生演示表现图案的多种组合,直观地表现规律。同时,利用照相机功能把学生探索出的资源捕捉下来,便于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利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功能把事先用植物、人物、几何图形排列的图案拖出来,便于学生观察。
|
第四环节:
体验创作
分享成果
|
1.尝试表现
选择一个或多个图形,给它们排排队
要求:
(1)排列有规律,富有创意。
(2)组合要与主体合适。
(3)色彩协调。
2.作业展评
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点评相结合
|
1.学生作业
2.自评:对自己的排列方式及最为得意的创想
互评:从组合及排列方式上来评价。先欣赏别人的优点,然后再提出中肯的意见
教师点评:重在鼓励、对不好的作品提出意见。
|
作业的展示也是本课学习的反馈。通过相互的评价,发现闪光点。
|
利用白板的倒计时功能,让学生在作业时根据时间掌握自己的作业速度,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同时,在作业时播放音乐,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创作。
|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
1.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本领?
(2)讲解二方连续的定义
2.相同图样排排队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古代人用相同图样排排队的图片)
|
学生思考并回答
读儿歌:图案和图案,多么有秩序,向两个方向一字儿排下去,重复又重复,就成了二方连续。
学生思考,还在哪里见过相同图样排排队?
|
通过小结,使学生了解相同图样排排队就是我们专业上所说的二方连续
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了二方连续的历史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
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把事先准备好的儿歌隐藏起来,从而节省课堂时间。
通过白板的探照灯功能,学生说到在生活中的用处,聚焦在一个图片上,让学生欣赏,这样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提升,并且更能激起学生课后探究的持续热情。
|
教学反思
|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的改善,应用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教学创新、资源应用创新、交互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1.白板的复制、拖拽功能的运用,很好的解决了教师课前资源的准备。利用白板的复制功能,同一图形能排出不同的队形,可以重复的利用图片这一资源。很好的解决了教师大量的课前准备资料工作。以前运用PPT都是教师课前预设,告诉学生所学的内容,它的框架比较死,学生的探索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虽然各种动画、声音、色彩也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课堂教学是灵活机动的,我们谁也无法设想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白板确能做到这一点。
2.照相机功能的应用,在本课中,探索排队的特点及规律是教学的重难点,比如,对于学生探索出的队形,正确的话可以利用相机捕捉下来,通过白板把学生的不同队形进行展示。有误的话可以进行示范引导,比较的清晰、直观,真正体现了人机互动的特点。
3.白板的书写及回放功能的应用,对于学生探索出的队形,教师可以在队形的下面,用直线和箭头的方式,把排队的骨式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打破了ppt中的死框架。
4.资源库功能的应用,白板的交互性,让各种资源整合运用,让课堂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电子白板将flash课件资源、图片资源、文字资源、依据课堂的需要,整合成一体。学生生成资源,可以相互交流,达成共享。教师预设到的可能会生成问题也可以利用资源库的功能,教师事先导入图片,学生说到什么图片,教师立即可以从中选出并拖出,让学生欣赏。即方便了老师,又能和学生同步。及时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