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案计划>>文章内容
十二五课题“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2011.7——2012.12)
发布时间:2011-08-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一、工作思路

在集团化办学的新形势下,本学期英语组将继续在践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进程中,以“十二五”课题“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为主阵地,持续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积极探索校本学科指导纲要,创新构建校本课程资源网络,着力完善弱势群体的分类诊断及帮扶策略。传承突破、开放共享,突出常规工作的科学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注重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性,努力提升教研水平,促进师生全面、主动发展。
二、具体工作
(一)以展示为契机,持续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
随着“新基础教育”扎根性研究的持续推进,二实小作为常州面上“新基础教育”的第一人,我们的英语团队也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关注,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老师走进我们的常态课堂,无疑,这对老师们的学科素养、课程理解力、实施力既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新学期,恰逢市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新基础教育”第二轮精品课,我们将抓住这些展示机会,突破超越,持续提升英语组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
1.抓实专业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一方面继续在黄一华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牛津英语8A》和《牛津英语8B》的教材;另一方面,推行主题化、系列化的“研读结合式”专业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学习、人人导读,将学习的责任、学习的策划、学习的选择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青年教师主动性,通过纯英语的朗读、思考、交流、对话,以此锤炼英语教师基本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提升学科素养。
2.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素养
本学期理论学习内容以《小学英语》(程晓堂、刘兆义主编,市基本功大赛理论考试指定书目)为主,在暑假自学的基础上,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精读这本书,可通过交流研讨、写读书笔记等方式对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有更清晰的理解,并在课堂中积极实践、内化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
3.扎实日常积累,提升临场智慧
要在比赛和课堂开放中有精彩表现,贵在日常锤炼。一方面我们结合日常调研,对不同梯队的教师,提出明确差异要求(对青年教师加大推门课的力度,重点考察课堂策划力;对骨干教师加大开门课的力度,重点考察课堂推进力;对中老年教师加大敲门课的力度,重点考察课堂互动生成力),力争使每位教师在课堂策划力、推进力和互动生成力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一方面我们将提前策划、步步落实,做到提前确定人员,确定内容,确定前期研讨的方式,对相关内容所需要的理论反复学习,对相关班级所需的课堂常规和基本功进行打磨,对比赛项目:学科专项能力、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能力、课堂观察能力、语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进行持续跟进关注。
(二)以课题为载体,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
区域性课程实施的高质量是以学校课程实施的高质、高效为基础的,因此,作为常州市区域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一直希望通过撰写校本学科指导纲要的形式积极探索我校课程实施的新策略,不断提高我校创造性实施课程的能力,促进老师整体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
1.框架设计,促研究整体化
前期,英语组已经在校长室、课程部的领导下,群策群力,结合前期研究中相对思考和实践较多的内容(三年级的单词教学、四年级的句型教学、五年级的语篇教学和六年级的语法教学)对校本学科指导纲要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同时,也摸着石头过河,对纲要的行文结构和内容设置在组内进行了小范围的研讨,可以说是走在了全校的前面。在省级“十二五”课题的整体规划下,我们将从学科能力培养目标的框架设计入手,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体梳理、教学策略的对应具体化以及教学评价的整体优化,以设计——撰写——实践——完善的过程科学策划,有力推进研究、实践、成果的转化。
2.纲要编撰,促课堂结构化
本学期,我们将以纲要撰写的过程为载体,以单元结构教学设计为抓手,继续推进英语课堂教学的变革,将整体、有机、丰富的要求融入课堂。初步设想是结合单元整体设计的研究,通过骨干教师自主申报研究单元,以年级为单位,落实研究主体和承担团队,在责任人与合作者的精诚合作下,集思广益,既将“研讨——实践——反思——重建——梳理——提升”这样的研究实践过程落实到我们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完成英语组对校本学科指导纲要的二次开发,同时将研究中形成的最佳方案付诸“新基础”精品课开放展示中,让研究资源进一步放大辐射效应。
附:“单元整体设计研究安排表”

 

 
研究内容
时间安排
研究主体
合作团队
三年级
Unit 5 How are you?
十月中旬
梁小红、李佳维
宗 薇、梁小红、李佳维、张芳菲
四年级
Unit 8 In class
十二月初
王 蕾、刘娜佳
朱明亚、刘娜佳、石亚静、王 蕾
五年级
 
 
朱明亚、石亚静
石亚静、李佳维、朱明亚
六年级
Unit 5 On the farm
十月中旬
宗 薇、黄一华
梁小红、黄一华、宗 薇、王 蕾
3.组本研究,促资源网络化
英语学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单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更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只有遵循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全方位地开发、有效地利用英语课程资源,不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增强教与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及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的运用,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
 前期,英语组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但由于缺乏明确主题,显得丰富有余却条理不足,需要老师们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本学期,在学校知识管理的大背景下,我们期望通过十二五课题“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推进与整合,将研究的过程融入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初步设想结合老师们的所擅所长,将有共同研究兴趣点的老师集合在一起,与单元整体设计相结合,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团队展开系列梳理、研究、积累。

 

 
课前常规积累
课中有效开发
课后拓展延伸
责任人
合作者
研究
内容
根据不同年段的能级要求,渗透学习方法,拓宽视野,提升学习技能,形成校本常规积累读本。
充分解读教材,结合文本丰富、拓展学习资源,按主题把相关内容形成课程资源包,英语组内进行合理分工,为最终创建英语课程资源包系统积累和开发素材。
改善英语学习环境,为师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学以致用。为创建英语学习网站(或举办英语主题文化节)收集素材。
三年级
英语歌谣
英语动画
梁小红
宗 薇
李佳维
张芳菲
四年级
每日一句
英语歌曲、课外阅读
朱明亚
石亚静
刘娜佳
王 蕾
五年级
结合《名师伴读》等阅读材料,进行课外拓展阅读
石亚静
李佳维
朱明亚
六年级
王 蕾
梁小红
黄一华
宗 薇
(三)以质量为抓手,着力完善弱势群体帮扶策略
1.通力合作,形成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更是检测目标设计与教学实施之间的衡具,它不是外加的工作,而是系统思考下的一个整体。一方面,在市教研室质量监控课题的引领下,英语学科对学科关键能力“口语”日常评价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了设计和研讨,本学期将进行有序的探索和尝试。另一方面,在上学期研讨、形成各年级专项能力测试的时间、形式、内容、采分等相关细则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评价研究的重点从阶段性质量评价的“点”扩大至日常课堂教学的常规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的“面”,在分享组内唐燕萍、石亚静等优秀教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走进异域,借鉴综合学科课堂常规评价细则,形成具有英语学科特点、可操作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使日常课堂评价成为学生学业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将学生的当堂反馈,如倾听、发言、讨论、作业质量作为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收集学生、家长、同事等多渠道反馈,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2.群策群力,完善帮扶策略
每年毕业班总会有几个在英语学科学习能力特别弱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一方面为这几个孩子的将来担忧,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分析和反思导致这些学生尴尬境地的深层原因,虽然这些孩子的学习困难情况复杂、形态各异,但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如果输在“起跑线”上,后续再想赶上,会特别困难。所以,上学期,我们从起始年级入手,尽可能把学困的“可能”控制在“萌芽”状态,让我们的小笋芽在刚要长歪的时候,就给予有力的帮助和指导,从而继续向上生长。本学期我们打算从五个“要”入手,在其他年级寻求新的突破:①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②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③布置作业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④辅导作业要想到学困生。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读、午休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⑤订正作业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同时,我们还将群策群力,通过教研组的“每周一议”及时交流、调整、分享,持续关注和不断创生更多行之有效的帮困策略,并在各个年级加以推广。
三、具体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市期初教材分析
2.交流教研组计划,集体备课
3.交流、检查暑假备课
4.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口语)评价研究研讨(局小、二实小、戚区)
九月份:
1.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奖赛辖市、区比赛(学科专项能力笔试、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能力考核
2.小学英语课堂话语研究暨课堂观察研讨(新北区)
十月份:  
1.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奖赛赛辖市、区比赛(课堂能力考核
2.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奖赛大市比赛(课堂观察能力考核和语言能力面试、课堂教学能力考核
3.期中复习、命题、考试、质量分析
十一月份:
1.高年级阅读教学研讨---聚焦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的养成(钟楼、武进)
2.“新基础”精品课开放
3.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活动和研讨
十二月份:
1.中高年级EFG板块的教学研讨----聚焦复习与活动,整合与拓展(天宁、二实小)。
2.三、四年级小学生书写比赛 (以辖市、区为单位)
一月份:
1.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口语)评价研究实验阶段研讨。
2.期末复习、命题、考试、质量分析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2011.8
 
附:
教研活动理论学习推荐导读表

 

周次
主题
导读内容
推荐人
1
 
 
朱明亚
2
 
黄一华
3
 
石亚静
4
 
李佳维
5
 
 
宗 薇
6
 
刘娜佳
7
 
王 蕾
8
 
梁小红
9
 
 
朱明亚
10
 
黄一华
11
 
石亚静
12
 
李佳维
13
 
 
宗 薇
14
 
刘娜佳
15
 
王 蕾
16
 
梁小红
17
 
 
朱明亚
18
 
黄一华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英语学科教科研活动安排行事历
20118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负责人
参与成员
期初
8.28-8.30
1.交流工作计划 2.参与期初教材分析
 
全体英语教师
9.9
理论学习、备战基本功(一)
 
全体英语教师
9.16
1.理论学习、备战基本功(二)
2.小学英语课堂话语研究暨课堂观察研讨
 
全体英语教师
9.23
课题研究进展交流(资料开发、单元整体设计)
 
全体英语教师
9.30
六年级单元整体设计研讨暨家长开放日活动准备
 
全体英语教师
10.7
国庆放假
 
 
10.14
三年级单元整体设计研讨暨家长开放日活动准备
 
全体英语教师
10.21
“新基础教育”精品式开放准备(一)
 
全体英语教师
10.28
期中复习调研
 
全体英语教师
11.4
期中质量分析
 
全体英语教师
11.11
1.高年级阅读教学研讨---聚焦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的养成
2.“新基础教育”精品式开放准备(二)
 
全体英语教师
十一
11.18
“新基础教育”精品课开放活动
 
全体英语教师
十二
11.25
四年级单元整体设计研讨暨家长开放日活动准备
 
全体英语教师
十三
12.2
中高年级EFG板块教学研讨---聚焦复习与活动,整合与拓展
 
全体英语教师
十四
12.9
承担市中高年级EFG板块的教学研讨课堂展示
 
全体英语教师
十五
12.16
市三、四年级学生写字比赛准备研讨
 
全体英语教师
 
十六
12.23
期末复习研讨
 
全体英语教师
十七
12.30
1.学困生帮扶策略交流、总结
2.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口语)评价研究实验阶段研讨。
 
全体英语教师
十八
1.6
1.期末质量分析与研讨
2.学科活动交流
 
全体英语教师
附:教研内容服从学校整体活动安排,如有冲突,当及时调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