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方案计划>>文章内容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11-05-0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

 

      高鸣鸿  朱丽萍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2011.04.28         

       

             2014.04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1月制

 

 

     

 

 

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

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四份。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电话:86696829

电子邮件:jyslly @{域名已经过期}

网 址: http//www.czedu.gov.cn/knowledge/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高鸣鸿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7211

行政职务

课程部副部长

专业技术职称

小中高

研究

专长

语文教学和学科管理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

工作单位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

13813596636

通讯地址

常州市翠竹新村11

邮政编码

213017

电子信箱

gmh19961220@{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高鸣鸿

中高

常州二实小

语文教学

课题的理论研究

朱丽萍

中高

常州二实小

语文教学

课题的文献研究

孙敏

中高

常州二实小

教育科研

课题的文献研究

丁晓宇

小高

常州二实小

语文教学

课题的行动研究

张建英

中高

常州二实小

语文教学

课题的行动研究

金旭峰

小高

常州二实小

语文教学

课题的行动研究

陆芳

小高

常州二实小

语文教学

课题的行动研究

宋晓艳

中高

常州二实小

语文教学

课题的行动研究

李娟

中高

常州二实小

语文教学

课题的行动研究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省级

《整组备课,单课包教》

1996.9

组长

已结题

省级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双边共时性”的研究

2001.09

主持人

已结题

省级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综合渗透性”的研究

2001.09

主持人

已结题

省级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003.01

主持人

已结题

国家级

《语文学科育人价值 研究》

2004.09

主持人

已结题

省级

《学科育人——基于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

2006.06

主持人

已结题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跨层组合,提升生命自觉

《基础教育》

2009.10

《浅探教师“有效学习”和“自主发展”双向互动体系的构建》

《基础教育》

200803

《建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运行系统》

《新语文学习》(教师)

2008.1-2

《生命在春天里成长》

常州教师教育

2007.07

《实现四个转换,提高合作效率》

《课程与教学》

200502

《关注学生,创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常州教师教育

2005.06

《意想不到的表现》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2004.05

《奏响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和谐乐章》

《新课程研究》

2011.2

《开发学科资源  创新教研方式  提升生命自觉》

《教育实验与研究》

2010.11

《系统变革·课堂创生·学生立场》

《江苏教育研究》

2010.1

《在组织变革中追求“成事成人”》

《常州教师教育》

2009.5

《激励,伴随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8.6

《真实的课堂,有效的活动》

《常州教师教育》

2007.6

《第一次与网络教学亲密接触》

《江苏教育技术报》

2006.8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渗透性》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5.12

《考试,呼唤人文关怀》

《江苏教育》

2003.12

《不同类型课文感悟与体验的教学策略》

《课程与教学》

2003.6

《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是一种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课改动态》

2003.4

《做一片美的叶子》和《三袋麦子》教材分析、教学片断及评点

《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三年级上册》

2004.9

《给队员一个自主管理的支点》

《辅导员》

2004.10

《体验教育中的引导和评价》

《辅导员》

2001.6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7、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7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可附页)

 

一、        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的“国家课程标准”应该成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即教学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但是,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却发现,这一意图至今并未很好地得到实现。

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不够具体,教学内容不够明确,

评价建议不易操作,各版本教材的训练重点若明若暗。教师教学中明显存在着课程理解力不强,有教材,但缺乏课程意识;视域整体性不足,有年段,但缺乏前移后续;目标阶段性不明,有教学,但缺乏清晰指向;过程一致性不显,有实施,但缺乏内在一致等问题。教师怎样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目标来开展具体的教学;怎样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处理教材;怎样跳出“模仿”,基于课程标准创造自己的优质课,这些都是教师专业成长必须跨的坎。

而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情况将决定着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情况。作为学生应知和能做的“期望列表”——课程标准如何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讨论,就更是鲜见了。

如何引导教师从以往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

学,即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以及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如何引导教师“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要想办法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真正姓“小”,使教学内容比较明确,使教学评价易于操作,最好能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联系起来,使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清楚教学要到哪里去,都明晰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检验方法,即如何加强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时效性、评价的客观性。

二、研究目标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的研究中培养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校本化课程建设的能力和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校本化课程实施的丰富经验;丰富课程内涵,使语文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更好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服务。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还将提升教师系统化、整体化、特色化地表达理论与实践双向互通、相互诠释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

从对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编制和实施的理论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方面入手。重点开展校本化学科指导纲要的编制和实施研究,主要从目标细化研究、学生年级语文学习状态和学科发展需求研究、教学内容和策略研究、学科实践活动和学科评价研究等方面入手开展研究。

四、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创新之处:结合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的研究实际,结合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专长,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校本化、系统化、整体化的课程纲要的编制与实施,将编制的过程与实施过程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研究将突显学科课程立场、学生学科发展目标、年级学生立场,实现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的一致性。

理论意义:“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将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与要求;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框架 ;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管理。

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将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校“新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从提高一线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分年级学科教学指导序列,并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内在联系并一致起来。发展教师,成就学生。

五、研究方法

文献收集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六、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研究内容: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论证、申报工作;课题组成员分工并确定研究方向,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

研究思路和方法:用文献收集、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研究现状,回顾前期语文教学改革在该课题研究内容等方面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正确归因,形成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

研究内容:结合计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相关的研究,

研究思路和方法:在研究目标的引领下,用行动研究法开展横向以内容为纬,纵向以年级为经的行动式研究,在实践中研究,以研究促实践,提升实践能力,提升研究品位。

3.总结阶段

研究内容:课题成果总结;课题成果展示推广。

研究思路和方法:经验总结对于课题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提升阶段,通过梳理、集结成文、展示推广,辐射研究经验,为理论推广提供成功范例,为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发展提供新经验。

七、研究基础

已有相关成果:

1.主持省级课题《学科育人——基于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

2.在常州市小学语文工作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关于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思考与实践》;

3.《建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运行系统》发表于《新语文学习》;

4.《实现四个转换,提高合作效率》发表于《课程与教学》

5.《奏响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和谐乐章》发表于《新课程研究》;

6.《考试,呼唤人文关怀》发表于《江苏教育》

7.《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渗透性》获省教海探航一等奖;

主要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3. 崔峦:窦桂梅和清华附小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

4.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

5.《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高质量完成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学科育人——基于学科性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参与省“九五”、“十五”课题的子课题研究和“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成型性、扎根性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科研成果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人的品位,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学校被评为“常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

负责和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中,组长是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成员有多位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还有名教师工作室的成员,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素养和能力。

常州二实小长期得到上海华师大叶澜、李政涛、吴玉如等教授的指导,日常还有常州教研室朱洁如老师的指导,科研资料和科研方法上将有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研究奠基,我们将不断拓展和丰富教师的学习资源,不但定期举行校本教研,把专家请进来,做讲座,带着语文老师一起思辨,一起创新,实现智慧的分享与碰撞。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准备阶段

20114月—20118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论证、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子课题组成立、启动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本阶段除完成上述工作外,侧重于文献研究及现状调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各子课题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

20119月—20139

本阶段主要是分子课题进行行动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及学习共同体成果汇报,收集研究过程性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进行子课题阶段评估,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并于2012年接受市教研室中期评估。

主要成果为:阶段报告、教学设计案例集、公开课光盘、相关论文能发表或获奖。

总结阶段

201310月—20144

进行子课题成果鉴定,汇集研究资料。对本课题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系列,做好进一步推广工作。申请课题结题鉴定。

课题结题报告;

校本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

资源整合包等。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课题总报告

能总结研究历程、研究策略、研究成果。

高鸣鸿

朱丽萍

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

呈现具有校本化特点,有年段特点的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学科指导纲要等

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44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辖市区级课题或常州市级课题等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3、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