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年级:四年级
|
班级:7班
|
人数:50
|
||||
学科:音乐
|
课题:《鳟鱼》
|
教师:高君
|
日期:2009.12.31
|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知道了钢琴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对其组成乐器有一定了解。
2.通过欣赏,学生能记住鳟鱼主题,并在丰富的音响效果中听出主题的影子。
3.通过欣赏,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对所描述的故事有大体了解,辅以简单动作表现。
4.通过欣赏,激发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水”为重点,用各种音乐素材向学生传达“人与自然”的丰富内涵,激发人心底对生命的渴望和赞美。它是一首欣赏曲目,是作曲家根据同名歌曲写成的变奏曲,由歌曲主题加五个变奏再加结束段组合而成。在使用变奏曲式的同时,作者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及钢琴这五件乐器的音色和技法巧妙地结合,用五重奏的形式将原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与描述。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讲述了小鳟鱼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其对光辉生命的美好祝福及不幸死亡的无限哀悼。寓意深刻!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欣赏过独奏、齐奏、合奏等形式的器乐作品,钢琴五重奏这种形式还是第一次接触,对其比较陌生,尤其是中提琴、低音提琴的音色,大多没听过。另外,该作品是叙事性的,学生需要在丰富的音响中听辩主题,配合老师的启发,才能在脑子里刻画出情节,这对学生是个和老师都是挑战,希望通过此课的教学,学生能有提高。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热爱唱歌,喜欢参与音乐活动。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体验感受音乐的能力与探索创造的兴趣也随之增强。本班学生有动听的歌声,良好的音乐感觉,男生中有多位同学唱歌很不错,女生中也不乏表演人才。但是毕竟很多乐器学生不曾接触过,对其音色、技法都比较陌生,更别说是在丰富的音响效果中找到主题的影子!再加上该年龄段的学生尤其是男生都羞于表演,不敢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去表现,阻碍了他们形象地感知音乐。因此欣赏此类作品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能记忆鳟鱼主题,并在丰富的音响效果中听出主题的影子。
2.学生能听辩音乐的段落,并对所描述的故事有大体的了解,辅以简单动作表现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复习导入
|
1. 复习歌曲。
2. 听音乐说说音乐表现了什么?
|
1. 学生展开想象,抒发各自最音乐的感受。
|
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开放性的思维。
|
||||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
熟悉
主题
|
1. 揭题并介绍钢琴五重奏。
2. 再听:问有哪些乐器演奏?
3. 旋律声部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4. 学唱主旋律。
5. 揭示:此句旋律就是描写鳟鱼的主题乐句。(出示板书)
|
1. 学生回答乐器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唱主旋律。
此环节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
|
让学生了解钢琴五重奏的组成乐器。
学唱主题是为了后面环节作铺垫。
|
|||
第一
变奏
|
1. 听音乐:音乐中加入了什么乐器?
2. 主题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 除了演奏乐器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4. 问:展现了什么情景?
5. 律动。
|
1. 学生回答。
2. 学生从各种音乐元素去分析。
3. 学生想象并回答。
4. 师生一起跟音乐律动。
|
如果说上个环节我是在教方法的话,这个环节就是用方法。
|
||||
第二
变奏
|
1. 听音乐:问谁在歌唱小鳟鱼?
2. 除了中提琴外,还有什么乐器?
3. 用手指捕捉小提琴的声音。
4. 师生合作。
5. 总结描绘。
|
1.学生回答。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捕捉小提琴的音色。
|
师生合作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丰富的层次。
|
||||
第三
变奏
|
1. 听音乐:问变化。
2. 提问钢琴快速弹奏为了表达什么感受?
3. 找鳟鱼的主题。问什么乐器?
4. 用BENG来哼唱主题。
5. 再揭示情绪变化。
|
1.学生回答。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哼唱主题,听辩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声音。
|
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丰富的音响效果中听出主题的影子。
|
||||
|
第四
变奏
|
1. 听老师演奏,问发生了什么?
2. 再听音乐,问鱼儿该怎么办?
3. 再问:强音代表什么?
4. 学生律动。
5. 师生一起跟音乐律动。
|
1.学生回答。
2.学生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此环节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
|
此环节是让学生听出音乐元素的改变对故事的推进作用。
|
|||
第五
变奏
|
1. 听音乐:小鱼逃脱了吗?说说理由。
2. 再问演奏乐器。
3. 师总结。
|
1.学生回答。
2.学生感受大提琴表达深层的感情。
|
|
||||
再现
主题
|
1. 听音乐问熟悉吗?是什么心情的小鱼?
2. 问小鱼怎么又回来了?
3. 师总结。
|
1.学生展开联想,各抒己见。
|
开放的问题引发学生开放思维,来感受作者的用意:对光辉生命的美好祝福。
|
||||
完整欣赏
|
1.总结分析。
2.师生一起欣赏完整的音乐。
|
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律动。
|
段落的梳理是为了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解,配以简单的动作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内容感受情绪的变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