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语文低年级成长系列习作有效性的研究>>心得反思>>文章内容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案例
发布时间:2010-09-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慢慢走远时,夏姐姐就穿着绚丽多彩的衣裳来和我们见面了。夏天可是位神奇的小姐姐,她有魔力,能让我们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小朋友,如果给你这么个机会,你想变什么呢?
想变的东西可真多啊,把它们连起来都能组成一首诗了呢。有位小朋友就和大家一样想变这变那,还把自己想变的组成了一首诗呢,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己读读这首优美的小诗吧,我想你会喜欢的!
2.有没有勇敢的小朋友来读给我们听?(分小节读)
.精读课文         
1. 小朋友读得可真好,老师也想来读了,行吗?大家听的时候可不能闲着,边听要边想,诗歌中的我想变哪些事物?并动手用直线划出来。
2. 小朋友,如果是你,这其中哪个事物是你想变的呢?把自己喜欢的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的?
小雨滴:想变雨滴的小朋友举举手。绿叶就像摇篮一样,小雨滴正做着甜甜的梦,谁来读一读,轻点声,可别把它吵醒了,女生一起来试试。(做动作)
鱼:轻快地读。你觉得这河水怎么样?是啊,清澈又凉快,这可真是一条清凌凌的小河啊!在这样的小河里你肯定很舒服是吗?(读)
蝶:那你快乐地读一读。哪里还有蝴蝶?你为什么想变呢?读一读,也让我们分享你的幸福。瞧,美丽的蝴蝶一会儿飞到这,一会儿飞到那,用一个词就是“穿梭”(出示词语,开火车读)女生我们来变成美丽的蝴蝶,一起来读。
蝈:蝈蝈,你在干什么呀?我记起来了,拥有一副好嗓子的你,曾经把歌声送给过——。今天你又在唱些什么呢?唱得可真好,相信你也一定能把这两句读好的,男生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吧!
眨眼的星星、弯弯的新月:眨眼的星星,你在干什么?和谁玩?顽皮的星星眨巴着眼睛玩得真开心啊。说得可真好,你能不能像上面的诗句那样说说呢?
3.就在我想变这变那的时候,夏姐姐却把我带到了一个荷塘边,看着一片挨着一片的荷叶,于是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自己去读一读122页的诗句,有难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嬉戏、一柄大伞)
“我”最后想变的就是这大大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课题,一起读。题目不就是这样说的吗?有什么区别呢?原来他最想变的就是这大大的荷叶。
有谁喜欢变成荷叶?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好吗?
看看图再读读诗,你为什么喜欢变成荷叶呢?(读好它)
想变成荷叶的小朋友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小结。
2)小鱼和雨点在荷叶身边玩得自由自在,还有小伙伴会到荷叶这来玩吗?(指导学生打招呼)
3 师小结:这么多朋友愿意跟荷叶在一起,怪不得这首诗最后用了一个“……”呢!荷叶不仅自己美丽可爱,还能给小鱼,雨点,小蝴蝶,小青蛙它们带来欢乐,怪不得小诗人“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4.小朋友们,如果现在夏姐姐问你想变点什么,你会怎么说呢?四人小组交流一下,用上黑板上的句式,我们也来写一段诗(小组讨论)
5.大家编的诗可真美啊,让我们再来品味一下课文那优美的诗句,自己朗读课文,并且可以加上动作。
我们一起来读,如果会背的小朋友也可以试着加上动作背一背。
三.小结诗歌,升华主题
 夏天,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小朋友,课后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大自然,用嘴歌唱大自然,用诗来赞美大自然,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去热爱享受大自然吧。你可以把这首诗完成并写下来,也可以学唱一首歌唱大自然的歌,到时我们在全班交流。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中,怎样理解文中的“我”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我认为这是本文的难点,我设计了让孩子们想象省略号的内容,练习想象说话.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生成了一些东西,这个教学细节看似简单,却蕴涵了智慧和深刻。末尾的省略号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句式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思维,而且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然后我设计了几句话语如:“多么可爱的荷叶呀,这么多小,动物愿意和荷叶在一起,难怪——(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再如“荷叶不光自己美丽,还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我觉得荷叶真是太伟大了,为池塘里的小伙伴带了欢乐,所以————(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这样设计几个层次来读题目,使题目的内涵更加深远,从而真正理解题目,理解课文的道理。从而一步步,逐渐化解课文的难点。
    但在教学中,有些地方过渡的语言不够精简,流畅。有的过渡语言似乎过多了些,挤掉了学生语言空间。这可能也和我的经验有关。另外,拓展想象空间还不够。第三小节,有这样的诗句:蝈蝈在唱歌。我引发学生想象:蝈蝈在唱什么歌呀?学生一时回答不上,又问了一遍,终于一名学生说,在唱欢乐的歌。如果这里引导拓展:是呀,蝈蝈看到小朋友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好幸福啊,蝈蝈正在唱快乐动听的歌呢。这样拓展文本的内涵,也更利于诱发学生想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