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语文学科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实施>>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从变革作业入手,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高鸣鸿)
发布时间:2009-12-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从变革作业入手,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例谈小学语文自主作业、自主学习的有效设计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高鸣鸿

【设计背景】

自周三下午起,六年级某班语文老师将外出参加研讨,直至下周一回校。临走前,布置作业:每天阅读课外书半小时左右,一天做读书摘录,一天做生活随笔。周一时上交作业。

周一收缴作业前,老师做了有心人,随即在家作本上做了一个小调查:

请你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完成下列调查:

1.完成作业时间安排:

1)每天按要求完成  2)根据每天实际情况自主安排(3)双休日集中完成

2.对比以往的作业,这几天的作业质量:

1)和以往差不多    2)更认真          3)较马虎

3.写出你最喜欢的两种日常作业类型,并说明理由:

                                                                          

调查结果:每天按要求完成的同学占34.7%,根据每天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的是49.9%,双休日集中完成的占15.2%。作业质量的三项比例分别是28.8%53.3%17.9%,且学生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是上下两项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第一题的第一选项的部分同学在第二题选择了第二项。在作业类型一栏,喜欢做读书摘录的占88.5%,喜欢写生活随笔的占53.8%,喜欢预习作业的占31.5%,抄写、听写、做阅读题、查找资料、结合课文写话等都均不超过30%。谈及理由,喜欢读书摘录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因为做其他笔头作业,读课外书的时间没有保证,这样既可以每天有时间读课外书,还进行了好词佳句的摘录,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还能少些错别字,一举多得。而且读书感受又没有篇幅要求,谈及生活随笔,理由主要集中在随笔回顾生活,记录生活,没有作文的框框,不需要深思熟虑,像是倾吐、交流、谈心,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锻炼习作能力又没有太大压力。

【教学案例】

针对调查分析,教师发现学生自主作业、自主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为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策划的能力,于是从语文作业入手对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三度变革。

第一阶段:内容开放,自主选择

尊重学生的意见,把日常变式的家庭作业变革为常规性家庭作业:阅读摘录或生活随笔,阅读和随笔内容由学生自主确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恰当的阅读生活,根据自己的观察视角选择随笔素材。教师作相应的推荐引领,如提供书目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结合学校的热点新闻和班级中发生的事,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针对课内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同学,教师进行个别引导:阅读摘录可以针对教材内容和相关的配套读本。

这一过程中,因为内容的开放,所以作业呈现出的丰富性和差异性都成为了教师教育的资源,不仅促进了教师对学生需求的真实解读,而且促进了教师对提升学生需求空间的准确把握。

第二阶段:时间开放,自主安排

每天学生都要面对不同学科的作业,而学科教师之间因为缺乏实质的了解和沟通,不能排除出现某一天作业总量少,某一天作业总量多这样的情况。即便作业总量基本恒定,但每个学生每天所面对的生活是不同的,难免会有“今天要上小提琴课”“明天是我生日”“今天我要去大剧院看演出”。以往的作业要求是“今日事,今日毕”,每个学生面对作业没有任何的弹性区间,所以有时显得轻松,有时会做到很晚。

教师把“天作业”变革为“周作业”,变每天布置当天作业改为周一布置一周作业。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随机地安排、调整。如:周作业为三篇阅读摘录、两篇生活随笔。哪天做阅读摘录,哪天做生活随笔,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决定,分散在五天完成,或集中在三天、四天完成,提前完成还是按部就班都可以自主安排。当然,教师更鼓励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提前完成。

第三步:过程开放,自主策划

一阶段的变革实施,逐步培养了学生自主作业的意识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好作业的主动权乃至于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教师策划教学过程为师生共同策划教学过程。每周五,和学生一起规划下周学习内容和班级生活,然后师生一起来策划一周作业,整合成《一周预告》。因为是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预告,学生对下一周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要求都做到了心知肚明,有了一定的提前量,很多学生从双休日起就开始了自主的学习,把下周学习的两篇课文的预习、查找资料等工作集中完成,把基础性的作业提前完成,把有困难的个别内容遗留在课堂或课后完成,作业类型也在学生的策划下或整合或增删。

【理性分析】

一、变教师要求为学生需求,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

即时的一个小调查,让老师真实地了解了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广泛阅读、留心生活。以往的作业,往往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缺乏对学生真实状态和需求的研究。教师布置的家作在学生看来就是圣旨,只能照单全收。六年级的学生渴望从机械的、枯燥的、单一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畅游书海,使经典润泽心灵、丰盈内心;六年级的学生渴望走进生活,让实践滋养灵魂,锻造人格。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效率,努力实现书本知识能力课内训练巩固,课外重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阅读世界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扎实的课内学习与精彩的课外阅读生活相得益彰才是教师所要做的。研究学生需求,尊重学生需求,引领学生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二、变刚性作业为弹性作业,创造自主学习的时空。

分析以往作业的弊端:老师是作业布置的主宰者,每天随教学内容的变化布置作业,虽然与教学内容针对性强,但学生被动接受作业,没有自主选择、安排作业的权利和时空;作业集中巩固课内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得以保障,但课外拓展受局限,学生学习视野不能充分打开;学习内容与生活没有直接建立联系,作业内容单一,不能有效架设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桥梁,学习缺乏源头活水;作业面向全班同学,个体的差异性不能得以体现。变每天的“变式作业”为“常规作业”,变每天的“即时作业”为“阶段作业”,变“统一性作业”为“菜单式作业”,以更好地在时间、空间、学习能力区间上给学生以弹性,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作业、自主学习的权利。

三、变被动完成为主动策划,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往谈到“教学”,无一例外策划者是教师。本周教学哪些内容,今天完成哪些教学任务,预习做什么,课作做什么,拓展阅读读什么,一篇课文上几课时,似乎这些都是老师的事。事实上,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不断增强。如果老师能把策划教学的过程下放到学生中去,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空,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师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不妨引领学生一起制定学期学科学习计划、月学习目标、周学习预告,使学生提升整体思维,学习主动策划,自主学习反思。相信,学习中的主动策划不仅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会提升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