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语文低年级成长系列习作有效性的研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金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09-12-06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年级: 三年级
班级:1
人数: 52
学科:语文
课题:习作《金椰》
教师:张轶
日期:2009.1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水果的特点进行有序、细致的观察,逐步养成他们在生活中乐于观察的习惯。
2.指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挥想象,进行准确生动的表达,形成句群。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从三年级开始,教材中出现了专门的习作篇,习作每单元1课,每课一般分3部分:一是揭示本次习作的话题情境,激活习作的兴趣和动因;二是提供相关的例文;三是在鼓励自主拟题、自由表达的前提下,适当提出习作要求。教材中的各次习作都是以写景、状物为主,比如写秋天的景色或是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介绍的景和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随处可见的。从本册的习作教材中我们发现,三上的学生还是应该从观察静物入手。
纵观三上教材,很多课文都有清晰的句群结构,如:总分、并列、连续等。在教学中,我们将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范例,充分体现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的要求。
2.学生分析
在二年级下学期《练习6》的“说说写写”中,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再尝尝味道怎么样。然后,他们再将看到的和感觉到的说一说,并用几句话写下来。通过二年级的口语交际学习,学生已基本能做到有序地观察水果的外形。而本册教材《石榴》一课的最后一个练习中则提出“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的要求。在本次写话中,学生通过简单的模仿,写清楚了水果的味道,但内容比较宽泛、不够生动。
其实学生对许多水果非常熟悉,他们见过,尝过,但一般不会进行细致的观察。学过《石榴》后,我们引导学生描写过香蕉、柚子、小番茄等常见水果,他们基本能按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时也能用上眼睛、手等各种器官。但是,当他们将所观察到的内容写到本子上时,有大部分同学就表达不清楚了。问题主要集中在:(1)在写一种水果的时候,能按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表达,但特点不够明显,显得面面俱到。(2)学生观察一种水果还不够细致,不会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想象也比较直白,写出的句子不够具体、生动。(3)三年级以写作段为主,大部分学生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段式结构还不明显。
今天我们选择的是一种热带水果——金椰,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罕见,特点也比较明显,而且今年从许多水果摊前经过时,总能看到它的身影,学生也非常的好奇。如何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表达,我们通过让学生在4人小组内运用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摇一摇等多种途径来观察金椰的外形。组内一部分会说的同学后说,既可以发挥优势学生资源,又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在习作上有困难的同学开口锻炼的机会。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引导学生交流习作中描写水果的好句子。
学生交流。
利用学生资源,引导他们如何表达得规范、生动。
开放式导入
(3’)
出示水果图片。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可以从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来交流。
色彩鲜艳的水果图片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能围绕水果的一个方面练习说话。
 
(36’)
一、
远观金椰
 (10’)
1.出示金椰,它长什么样?
 
2教师点拨、提炼
1.学生大致地观察一下金椰的外形。
2.师生互动。
通过远看,学生对金椰外形的整体上有个了解。
二、
关注特点
描写金椰
(26’)
1.以4人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看看它还有哪些奇特的地方?
2金椰的三只眼睛非常有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相机介绍真眼的作用。
3.请大家选择2-3个方面来写出金椰的奇特。
 
4.在屏幕上投影学生写的一段话。
1.学生再利用手摸、耳听等途径仔细观察金椰。
2. 学生重点关注三只眼睛的样子,想象说话。
3.学生抓住金椰的奇特之处进行写段的练习。
4.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途径细致观察一种水果,并能围绕一个中心用几句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1’)
总结延伸(1’)
今天我们一边吃,一边看,一边玩,就把金椰的外形和特点写得生动、具体。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精彩,只要善于观察,勤于表达,写作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作业设计
写一写金椰的味道。
 
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品尝椰汁了,这样一项作业相信他们一定有完成的动力。
板书设计
                        金椰
           
(抓特点   写生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